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研究

王涉周士贻叶汉霆

王涉周士贻叶汉霆

(重庆大学400044)

摘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电力机车运行的关键设备,它为电力机车提供动力上的支持。接触网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是露天架设,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加上电力机车具有不稳定性、冲击性特点,导致接触网成为铁路供电系统中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本文针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现状,重点分析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主要的维修策略。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

引言

电气化铁路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对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检修通常以计划检修为主,这种维修方式缺少针对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的探索,提高维修质量与运行效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所以对其维修不能单独从某一部件进行,需要从整体与系统的角度分析接触网运行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性的维修策略加以解决,确保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现状

1.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缺陷

目前我国在接触网设备维修主要以计划性检修为主即周期预防性维修,这种维修方法为了缩短维修周期,容易出现临时性维修、过剩维修与盲目维修等问题,导致维修质量下降,不利于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1.2维修管理模式落后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设备运行与维修沿用的管理模式是三级管理模式,即供电段、路局与铁道部三级管理。供电段是直接负责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的部门,供电段分为供电车间和接触网工区。在接触网工区内,主要采用的是集体作业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员工配备与人员分工不够合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1.3维修流程缺少规范性与科学性

接触网工区承担着日常检修与维护的任务,但是维修管理人员使用的维修方法过于单一,容易形成无效劳动,浪费铁路运输管理时间,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与劳动效率的提高。在进行接触网设备维修时缺少针对性,浪费了大量的维修成本。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是按照检修维护周期编制计划的,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但是这一计划受到路局图定天窗的限制难以执行下去,因此导致编制计划的方式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盲目性与滞后性,无法发挥有效的维修效果。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

2.1基于可靠性为的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

传统维修理念认为接触网设备越旧,就越容易产生故障,故障是由设备耗损造成的,因此需要定期维修。基于可靠性的维修与传统维修理念不同,它认为定期维修养护对于部分简单设备预防故障的发生是有效的,但是对某些复杂设备来说,周期性维修起到的预防故障发生的作用不够显著,相反还会带来人为差错与早期故障,提高故障发生的概率。基于可靠性的维修最早用于飞机和航空设备上,后来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电力公司、核电企业等。基于可靠性的维修策略,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接触网设备维修检测上的潜力,有效的弥补了接触网设备早期维修上的缺陷,有利于接触网设备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

2.1.1强化在线监测手段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产生的创新性成果,为电气化接触网设备维修的在线监测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图像监测、接触网激光在线动态监测、故障监测车、故障判断装置和微机保护等多种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依据监测设备收集数据,利用现代化计算机处理系统和通信技术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存在的故障与不足,为接触网设备维修提供技术支持。在线监测手段是发现和寻找接触网设备运行中潜在故障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修中采用以在线监测手段为主,以人工巡线手段为辅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故障监测与维修效率,推动接触网设备的高效运行。在线监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故障的发生,减轻故障对接触网设备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是实现设备可靠性运行的重要保障。

2.1.2实施项目制,加强快速检修能力

提高快速集中检修能力首先应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两级管理。在组建项目部与设置项目区段上,应打破传统车间的限制,建立大区段内的维修,在大区段中进行统筹考虑,设置项目区段,建立和完善“集中修”项目部。其次,要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在维修系统中突出设备维修。在分配项目部职责时,应以设备维修为主,提高设备维修效率,保障接触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此外,要确保项目部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维修与检测。这种项目制集中修的方法,打破了传统作业方式的限制,通过开展机械化平行作业、实施以锚段为单位的设备维修、采取远程可视分工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达到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设备质量、提高检修效率、保障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作用。

2.1.3集中力量,提高维修质量与维修效率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可以通过集中优势力量的方法,提高维修水平。将设备维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综合考虑动力装备、检测手段与技术力量等方面。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首先应加强技术配备,建立起专业技术能力强、设备维修管理经验丰富的维修小组,同时在接触网全段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维修人员进行统筹安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其次,不断更新设备检测维修手段,通过使用科学的接触网激光检测设备,确保检测手段的先进性。在设备检测维修工具上配以电动手扳葫芦、力矩扳手等新型维修工具,有利于提高检修工艺水平与设备维修质量。

2.2周期预防性维修

周期预防性维修指的是为了保正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而预先计划出特定时间,按照规划好的时间间隔,严格依据实施准则而进行的维修,这种方法有效的起到了防止设备功能退化和降低故障发生概率的作用。周期预防性维修已经普遍应用于工业设备、电力、医学等多种行业中,其在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周期性预防维修策略首先就是要正确评价维修效果,这是制定周期预防性维修策略的前提条件。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现场维修的过程中,无法准确评价其维修效果,加大了确定维修周期的难度。

总结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接触网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基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维修策略,在节约维修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接触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推动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金永胜.基于可靠性的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J].工业技术,2011,10(02):121.

[2]尚奇志.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8.

[3]刘晓民.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维修计划的多目标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