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 1

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尹晓彤

尹晓彤(山东省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山东青岛26600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40-02

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把好护理质量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对护理工作效果的评价,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因此,减少医疗不安全因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各医院关注的重点。本人通过从事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了如下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与各位同行朋友探讨。

1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分析

1.1人员因素护士流动性大,新老更替快,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交流沟通技巧欠缺,风险告知义务不强等;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

1.2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的引进,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由于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跟不上医疗发展的需要,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

1.3组织管理因素法律法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技术培训不够,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医疗收费不规范,仪器设备管理不善,环境保护措施不利等都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

2防范措施与对策

2.1加强培训业务技术能力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以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制定各级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计划,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2.2加强沟通交流技巧和能力良好的沟通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合理的运用语言和行为沟通技巧,变被动为主动,将医疗、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1]。这就要求护士掌握语言沟通技巧,注意礼仪修养,做到形象稳重、态度热情、解释耐心、宣教到位。主动与患者进行感情交流,用温柔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轻柔的动作等无声的语言,传递给患者关爱的信息,稳定其情绪,增强其信任感[2]。

2.3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护理安全监控机制,设专人负责,贯彻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执业行为。有健全的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和各项工作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等内容完善、实用、操作性强。

2.4保证护理人员的合理数量,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根据工作量和病人需要弹性排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安全,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杨学莉.危机管理在综合医院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

[2]贾建文.谈预防医患冲突的语言和行为沟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