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对中国民族工业的促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试论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对中国民族工业的促进

赵耀

赵耀/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摘要】抵制日货运动是贯穿于中国近代的一项爱国运动,自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抵制日货运动在神州大地上此起彼伏。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是在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的情况下发生的,国难当头,广大民众奋起抗争,以经济手段作为武器抗击侵略者,在抵制日货的同时,该运动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左右。

【关键词】1915年;抵制日货;民族工业;国货社团

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是一场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运动。该运动兴起于1915年2月末,于当年7月份基本结束,持续长达5个月之久。这次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先后投入运动的有报界、学界、商界、工界、农民、华侨等多个社会阶层,以下层民众最为积极,甚至在运动的高峰期,宗教人士、娼妓和监狱犯人也都参与了进来,群众基础极为深厚。运动的前期以上海为中心城市,后期转移到了武汉。作为一项经济领域的抵抗运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强心针一般的推动作用。

一、国货社团组织对民族工业的推动

中国是日本商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中国民族工业受其压制已久,在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已经有了比较良好的发展指头,在中日交涉期间,随着抵制日货运动的开展,中国国货的销售市场也日益扩大,提倡国货也成为了一时风尚,因此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运动的过程中,中国的民族资本提出的口号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或土产)。当时上海成立的“劝用国货会”、‘使用国货宣传社”,只提倡(或劝用)国货的口号,如“劝用国货会”成立时的简章写到:“本会以提倡国货振兴实业为宗旨。”

六月以后,提倡国货的口号更为普遍。“劝用国货会”、“使用国货宣传社”,派人到各地去进行组织和宣传使用国货,因而,后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许多宣传和推销国货的组织,如,“国民励志会”、“劝用国货同志会”等。

中国国货维持会是在辛亥革命的社会变革中应运而生的群众团体,在1915年抵制日货的浪潮中,“中国国货维持会编印《国货调查录》,第一期印发10万份,颇受欢迎。同年创办的《国货月报》,内容为宣传劝用国货、改进国货生产、介绍国货运动动态,第一期始印2000册,后增加至五千册还“无告积存”中国国货维持会会员1912年113人,1913年为458人,1914为537人1915年为629人,1915年有49家国货厂商直接参加国货维持会。国货调查工作1912年为11次,1913年为22次,1914年22次,1915年83次。中国国货维持会决议的案件1912年为71件,1914年为70件,1915年为147件。在1915年抵制日货的浪潮中,中国国货维持会表现得十分活跃,积极支持抵制日货和提倡国货的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抵制极坚,此处(天津)日租界静若无人,而每日均有箱车装满国货,沿途摇铃,大呼中国人要用中国货。”“北京、上海、汉口、长江、广州及其他大城市,皆甚激烈。”

二、国货公司的崛起及民族产业利润的增加

在本次抵制日货运动中,成立了许多“国货公司”,如上海在抵制日日货运动”中,成立了“中华国货公司”、“兴业国货公司”、“大中国货公司”、“爱国国货公司”、“华盛贸易公司”等,来专销本国货物。不仅如此,中国国货的制造与销售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消息说,中国的这些制造厂主:腊烛、肥皂、毛巾、内衣、棉布、靴鞋、镜子、糖和伞,都利用这样的情况而扩销他们的货品。”当时还制造了许多新产品来代替日本的商品,如以“无敌牌”牙粉,代替日木之“金刚石”牙粉,河北之高阳土布,因反对二十一条而闻名全国。此外如纸烟有爱国牌,土布有爱国布,而以自由、进步、醒狮、无敌等等为商标的本国产品也很多。因此,这次运动为中国民族资产阶极开辟了国货的销售市场缩小了日货的销售市场、.活跃了国内市场,据商会报告,“国货销路异常发达”

伴随着中国国货销售市场的扩大,中国民族资本的利润也日益增加,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这个抵制日货的时期,上海的钞价涨了二、三两,从而得到了更大的利润。更有一些很久不能获利的民族企业,随着这次运动也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如厂址在武汉的纺织四局,与一九一三年开设,一直无法盈利,在一战期间,公司生意竟然大受影响“识者皆为该公司前途危。乃自今春以来,提倡国货之声风起云涌,纱、布两项销路顿为大倡,不仅继承前大维公司兵灾之损失十余万全行弥补,且有盈余。”但是,一些国货经营者利用提倡国货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拉抬货价,对国货进行高价销售。给国货的形象抹了黑,对于提倡国货运动产生了十分负面的影响,因此,“国货维持会”不得不劝各商店勿高抬货价,以免影响国货的销售。不过总体来说,这次伴随抵制日货运动随之而来的国货运动给中国的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发展的契机,在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次国货运动无异于给正在发展的中国民族资本又注射了一次强心剂,起到了十分有益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M].天津:大公报社,1933

[2]佚名.中国交涉纪事本末[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3]黄远庸.黄远生遗著第四卷[M].上海:上海书店,1968

[4]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南开大学.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四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7]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潘君祥.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8

[9]龚骏.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黄孝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