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状态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状态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张冠英

张冠英

(辽宁省锦州凌海市人民医院121200)

【摘要】目的探索如何应用心理干预配合手术护理,缓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方法选择20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名患者。对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护理配合相结合的护理,对照组只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分析其入院时和手术前的焦虑分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心率和血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焦虑分值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观察组患者的率血压变化以及焦虑分值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配合手术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06-01

全子宫切除术容易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让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手术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心理伤害性,会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刺激,而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1]。然而在手术中过度的恐惧和焦虑对于手术的进行非常不利,一般来说患者越临近手术其焦虑值就会越高。本文主要收录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208名择期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手术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收效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8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人。年龄最大的64岁,年龄最小的17岁,观察组平均年龄44.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8岁。观察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4例,高中文化以上的50例。对照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6例,高中文化以上的48例。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职业无明显差别。手术中使用的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良好,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之后观察组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8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对照组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8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4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64例。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手术护理和术前访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手术护理配合。首先手术护士要对患者的病历进行阅读,并与患者的手术医师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其次要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和相关事项,了解患者负面情绪的程度,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要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足够的信任感,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手术护士要对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相关问题,让患者意识到手术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善,减轻患者因为手术和失去子宫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越高,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就会越少。此外,子宫切除之后患者的卵巢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更年期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卵巢功能早衰以及冠心病等症状,手术护士在告知这些事项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给患者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患者的亲人、爱人和朋友对患者进行间接性心理干预,让患者感受到鼓励和关怀,减少对手术以及术后生活的焦虑和恐惧,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制定心理状态自量表,由患者自行填写。自量表中用分数代表焦虑状态。在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各填写一次。同时对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的心率和血压各进行一次检测,心率和血压是焦虑情绪的生理基础,通过心率和血压能够判断出患者的焦虑程度。对两组的心率、血压和焦虑值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对全部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论

入院时两组的心率、血压和焦虑值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进行手术护理配合之后,通过测量,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手术前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通过心理状态自量表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的焦虑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护理配合之后,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术护理配合对于缓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3.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子宫有着超越生理意义的特殊意义,在心理上子宫被视为女性性别的一个象征。因此全子宫切除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认为切除子宫会失去女性的性别特征,对夫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导致家庭关系不稳定[3]。不稳定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和麻醉效果。心理干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可以对全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带来有效的缓解作用。通过术前心理干预,患者可以对手术的过程和效果更加了解,了解手术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好处,以缓解患者对失去子宫以及手术的负面情绪,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信任[4]。通过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干预之后,其心率、血压和焦虑值在手术前都没有很大的变化,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5]。观察组患者的平稳情绪对麻醉和手术的实施非常有利,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和生活。手术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实验证明,手术护理配合对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郡带,伍凯盈,吴同伟.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14.

[2]方秀萍,朱敏.慢性肾脏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6(4):8-9

[3]郑建华,蔡丽英.全子宫、次全子宫、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特点及适应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3(2):715-717

[4]MeuhrerP.Researchonadherence,Behaviorchange,andmentalhealth:Aworkshopoverview[J].HealthPsychol,2012,19(3):304-307

[5]崔世香,邓金凤,朱一英.对48例SARS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13,2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