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讨论

朱少宏

广州市房屋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特性,因而在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注重混凝土运输、搅拌、浇筑以及振捣、养护工作的管理,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

2.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

首先,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蜂窝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的局部或大部发生酥松问题,并且混凝土中的砂浆少、石子相对较多,在石子内部会出现空隙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将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如果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达标,或者是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不密实,也可能导致蜂窝问题的发生。其次,混凝土施工过程经常出现麻面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局部或大部发生缺浆、凹坑、麻点问题,进而使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对于这一质量通病而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模板的表面没有进行清理,或者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同时,如果模板存在缝隙、局部漏浆等问题,也可以能导致麻面问题的发生。另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裂缝问题。如果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不达标,将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一方面,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具备基本的施工条件。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关键施工技术要进行沟通交流。另外,施工前还要做好实际试配工作。在进行试配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并且这一过程中要对各种原材料的比例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不断提高混合物的强度,降低裂缝、麻面等问题的出现。

3.2注重原材料的选择

3.2.1水泥的选择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主要是受到水泥材料自身特性的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较多,并且不能进行及时的排出,将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因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水泥的强度达标。在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时,应要求水泥生产厂家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并且进场过程中要做好抽检工作,对于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查。

3.2.2外加剂的选择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宜的外加剂,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同时还能防止开裂等问题的出现。在进行外加剂的选择时,要选用一定量的粉煤灰,进而提升混凝土的防裂效果。同时,还要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以及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活性剂等等,以提升水泥颗粒的分散效应。

3.3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比例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环节。搅拌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原料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另外,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搅拌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的缩短输送过程的时间,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3.4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控制

3.4.1基础工程的浇筑

一方面,在进行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桩基础大多使用深基础形式。因而,施工过程中要一次性浇筑完成,并且结构不能留有施工缝;在进行杯型桩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中,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混凝土的振实,稍微暂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另一方面,在进行大体积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会出现大量的水化热,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温度应力裂缝的出现。因而,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并且可以使用内部冷水循环的方式进行降热处理。

3.4.2剪力墙的浇筑

对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来说,由于混凝土的浇筑量相对较大,并且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而要对剪力墙结构的浇筑工作引起重视。首先,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以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并且要做好施工缝的处理,提升混凝土后期的养护质量。其次,现浇混凝土的剪力墙模板最好选择定型大模板,并且模板要有良好的整体刚度,浇筑完成后要注重模板的清理。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合理选择泵送设备的种类,并且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振动工作,控制好振动工作的时间。

3.4.3框架结构的浇筑

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框架结构,并且建筑工程经常采用多重框架的结构形式,因而要控制好框架结构的建筑质量,根据工程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分层浇筑方法。对于分层浇筑法来说,在进行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建筑过程中,分别有着不同的浇筑标准。就各层之间的浇筑工序来说,其顺序要由柱到梁,浇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好柱的浇筑质量。同样,浇筑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振捣工具,控制好振捣的密度与时间。

3.5振捣

振捣时须避免碰撞模板、传力杆。平板振捣器纵横振捣时须重叠10—20cm。振捣器在每一位置停留时间须足够长,平板振捣器不宜小于15s,插入式振捣器不小于20s,以便将混凝土拌和物振捣密实。当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在冒汽泡并泛水泥浆时,混凝土即被振捣密实,但不须过振。振捣时须辅以人工找平,振捣作业须在拌和物初凝以前完成。

3.6砼拌和与运输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要严格把关,必须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严格计量称量精度,水泥为±1%,粗细集料为±3%,水为±1%。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输,控制好坍落度,出料时的卸料高度不超过1.5m,当发生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加水。

3.7做好温度控制与后期的养护工作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条件恶劣,那么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冬季施工时最好在中午进行浇筑,并且要适当加大混凝土中粉煤灰以及矿粉的比重。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与养护工作。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相应的草垫与薄膜,并且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在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内不能出现较大的荷载变化,以免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4结束语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而言,主要受到钢筋腐蚀、炭化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还会受到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体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高、耐久性、整体性强,对于外界自然环境以及荷载变化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而,要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甲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6(3):124-125.

[2]孙强.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45-46.

[3]陈啸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投资与合作,2013(1):78-79.

[4]徐飞.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5(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