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全成本核算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医院全成本核算浅析

周凯

(航天中心医院,100049)

摘要: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阐述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原理与流程。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科室全成本核算

如今,医院全成本核算已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第九条明确指出,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第十一条中也提到要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医院信息化建设正是全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下面就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原理和流程进行简要阐述。目前在公立医院较普遍实施的为科室全成本核算,科室全成本核算是指医疗机构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从而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科室全成本核算是责任单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的核算。目的是加强各层面对成本的控制,通过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核算各科成本,将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个人。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总成本核算的延伸,又是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

科室全成本核算指医疗机构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从而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科室全成本核算是责任单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的核算。其目的是加强各层面对成本的控制,通过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核算各科成本,将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个人。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总成本核算的延伸,又是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

第一级分摊:公用成本分摊

定义:针对不能够直接计入科室的当期成本即公用成本

进行分摊。

分摊成本受众部门来源:临床、医技、医辅、行政后勤管理四类科室。

分摊方法:公共中成药、公共中草药、公共西药成本按照科室收入比例分摊,公共固定资产折旧费、公共水电费、公共取暖费按照科室面积比例分摊,其他成本按照按人员比例分摊。

第二级分摊:管理成本分摊

定义:将全院管理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和公用成本分摊部分)进行分摊。

分摊成本受众部门来源:临床、医技、医辅三类科室

行政后勤管理科室范围:行政、管理科室、职工食堂

分摊方法:药品成本按照科室收入比例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费、水电费、取暖费按照科室面积比例分摊,其他成本按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第三级分摊:内部服务成本分摊

定义: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公用成本分摊部分、管理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分摊成本受众部门来源:临床、医技两类科室

医辅科室范围:后勤服务职能科室,如供应室、洗衣房、挂号室、收费处、住院处等

分摊方法:药品成本按照科室收入比例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费、水电费按照科室面积分摊,其他成本按照科室人员比例分摊,其中住院处成本按照累计出院人数分摊。

第四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定义:将医技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技科室成本、公用成本分摊部分、管理科室成本分摊部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分摊成本受众部门来源:临床类科室医技科室范围:医疗技术检查科室、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室等科室。

分摊方法:1.药房科室成本分配方法:按照临床科室药品收入比2.医疗技术科室成本分配方法:按照临床科室执行收入比例分摊。医院全成本核算既是一种重要的成本管理手段,同时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基于对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了解以及医院财务工作实际,做好全成本核算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解决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明确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作用及必要性并根据医院财务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对医院财务工作的开展以及医院成本核算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宝平.经济运营管理之――成本核算篇

[2]林立.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