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研究

吴海星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德育工作的创新已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大事。在当今环境形势的趋势下,中职德育工作在迎来挑战的同时,还迎来了更大的机遇。顺应当今发展的趋势,利用新媒体这一有利条件,为中职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中职德育;创新研究

1、前言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数字化新媒体,它是以新媒体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媒体三大媒体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优势是极具独特的,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为中职德育教育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为中职德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新媒体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从而更好地提升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是当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最应该处理的重要问题。

2、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为中职德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机遇

(一)为中职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开放性这一特点,从而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应用资料,促使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具有更为丰富的资料来源。教师能够通过新媒体获取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载体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由此可知,在当今时代新媒体已成为中职教师进行思想工作宣传的便捷工具。并且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媒体、手机媒体等新载体的功能,采取引导式、互动式、体验式和渗透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工作,从而进一步实现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注入新活力。

(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德育的工作效率

运用新媒体,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德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会远高于单个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德育工作变得有趣且生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有效地调动,从而远优于传统德育教育方法。

(三)有利于规范和引导中职生安全、合理且健康地使用新媒体。

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在面对新媒体时,常常会肆意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精神世界,这样做,就会很容易引发一些道德方面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规范并进行相关引导,从而使学生在对各种新媒体的信息可以进行正确地辨析与取舍,得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中职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新媒体对中职学生的信息取舍能力提出挑战

当下,新媒体这一大环境下,各种信息包罗万象,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得它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更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进行QQ聊天、发微博、发微信、看新闻等方式,从而可以迅速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但就是由于新媒体具有这一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其中包含很多负面信息,这对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

这些负面信息可以大大地影响中职学生的思想,对传统的道德、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冲击力,这就对中职德育工作提出最严峻的挑战。

(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德育方法提出挑战

中职学校要想顺利地开展德育工作,就一定要处理好“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德育模式”之间的关系。

首先,传统的德育模式一般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其优点是极具可控性,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理论权威指引,道德人格示范,使得学生被动接收教育。但在新媒体时代,开放和互动的网络环境使得德育工作和对象的地位、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其次,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言行判断其思想变化,从而得以第一时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端正认识。但是当学生通过新媒体表达思想时,由于其隐匿性这一特点,致使教师无法知道究竟是哪位同学在发表意见,也就无法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4、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应采取的策略

(一)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创新德育的载体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德育教育应该积极地拓宽新媒体的领域,使德育工作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运用新媒体创新中职德育,加强学校新媒体建设。

首先,学生可以下载学校APP,或者加学校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定期收到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的消息,并开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活动;运用手机QQ或者微博、微信等平台,使学生互动、平等地参与道德教育;运用QQ群、微信群,能够全方位地及时根据学生关心的或是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

其次,需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网站的创建和管理工作。利用网站,在教育内容上,可开辟新型极具思想性和教育性的主题教育栏目和工作信箱,从而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理论课的教学

加强和改进中职院校学生德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强在德育理论教学课堂上运用新媒体的教育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新媒体,进行检索与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并使用微课,使得学生更加爱学,好学,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积极参与,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加强培养较高政治思想素质与较高新媒体技术于一身的德育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监控新媒体舆论。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或者讲座、沙龙等活动,使得更多的德育教师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运用,培养德育工作者应用可以新媒体技术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合理且高效地运用新媒体和学生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臧书霞.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2(1).

[2]熊淑萍.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3(32).

[3]韩小惠.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初探[J].青春岁月,2015(8).

[4]陈雯婷.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