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孙英志

孙英志(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124000)

【摘要】目的:对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量表分值改善情况、血压以及心率变化相比对照组更好,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心理护理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优质心理护理甲状腺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06-02

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容易产生波动,这也对机体的血压以及心率造成影响[1]。本院对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效果明显。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例,包括56例男性患者以及4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8岁到82岁,平均年龄为(43.3±2.5)岁。其中有37例患者为甲状腺腺瘤,有30例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有33例患者为原发性甲亢。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包括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因疾病影响,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兴奋,容易出现情绪激动、情绪烦躁以及无法自控的情况,导致出现应激行为,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和蔼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基于患者更多的鼓励,使其情绪得以宣泄,减少内心负担。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患者试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说明病房的环境特点、手术流程、疾病知识等相关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认识和了解,消除患者的不安、紧张的心理。对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依从性。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将注意力转移至电视、看书、听歌等,并合理作息,为手术治疗提供最佳条件。

1.2.2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设施,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护理人员还需要注重人性化护理,基于患者更多关心和照顾,抚慰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少血压以及心率的波动。手术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对存在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1.2.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对患者说明术后的相关事项,从而减少患者的焦虑,事项内容包括严格控制颈部的活动,防止切口出现摩擦,影响愈合;切勿过激,尽量不要过力咳嗽,防止切口受到牵拉;合理作息,病房保持安静和卫生,对存在不适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汇报;选择端坐位以及半坐卧位,从而减少颈部张力,减轻疼痛感;术后6小时饮水,术后1天到2天给予流食。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告知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亲切感。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量表共有20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分到100分,其中50分到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到69分为中度焦虑,大于70分则为重度焦虑。

对两组患者SAS量表分值、血压、心率以及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量表分值变化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SAS量表分值变化比较(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

实验组5065.2±2.434.3±2.9

对照组5064.5±3.352.4±4.3

可见,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量表分值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干预,SAS量表分值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AS量表分值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变化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2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变化比较

组别例数时间血压(mmHg)心率(次/分)

实验组50术前117.3±3.4/73.4±3.377.8±5.6

入室129.4±2.4/74.4±4.281.4±7.3

对照组50术前116.6±4.3/73.8±3.778.9±6.5

入室149.4±4.8/80.9±5.5114.3±5.7

可见,两组患者在术前,血压以及心率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入室后血压以及心率相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比较

实验组50例患者术后有8例患者使用镇痛剂,占16%;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有12例患者使用镇痛剂,占3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因患者对手术以及疾病缺乏认识,因此心理上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造成影响,影响患者的预后[2]。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实施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从而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5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实施干预,效果明显,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的稳定性相比对照组更好,这是因为心理干预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减少了机体的应激反应。另外,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心理干预使患者负面情绪得以消除,减少了内心焦虑感。同时,实验组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率相比对照组更低,这是因为术前心理干预使患者心理阀值得到提高,减少了术后疼痛感。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心理护理对甲状腺围术期患者实施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边岩.浅析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9(1):166-167.

[2]黄群.心理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