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空肠内营养的护理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空肠内营养的护理应用研究

彭文佳

长沙医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19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空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0例入住我院普外科的SAP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MI、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后MIS评分显著小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管理各维度(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状态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管理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诺丁汉健康量表,两组患者护理后量表各维度(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与躯体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0.01)。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空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改善,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循证护理;肠内营养

SA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普外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非常快,特别是老年患者会迅速进展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还会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药物为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二者治疗SAP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前者属于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分泌作用,能够很好地降低胰液以及胰酶的释放水平;后者则属于一类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对SAP患者血液中的高水平水解酶具有较大的抑制性效果,可很好地防止靶器官免疫损伤[1]。在SAP的临床治疗过程之中,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的一般给药途径为外周静脉给药,然而在胰腺局部达到的药物水平非常低,所以临床疗效一般并无法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本研究在对SAP患者给予一定的治疗的同时,还实施了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将40例入住我院普外科的SAP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下表1所示。经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根据全面准确评价护理问题、筛选最优方法以及制定护理干预策略并进行实施。首先对患者疾病自身、临床治疗以及并发症、心理、情绪以及家庭环境等资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以及系统化分析,从护理观察之中对各种护理问题进行收集与处理。针对患者现存的以及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询,从万方医学论文库以及知网论文库等途径查询最佳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寻求科学、规范及合理的证据,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案。

1.3观察指标

1.3.1营养状况评价方法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发病史、体检、BMI等1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0~3分,总计0~30分,0分为营养完全正常,30分表示营养严重匮乏[2]。

1.3.2自我护理管理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以及状态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共25个分项目,1~4级评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越强[3]。

1.3.3生活质量评分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与躯体活动6个方面的维度,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4]。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包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例数(百分比)[n(%)]”的形式表示,采用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MI、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后MIS评分显著小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P<0.05,vs本组护理前;△P<0.05,vs对照组护理后。

2.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管理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管理各维度(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状态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管理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根据诺丁汉健康量表,两组患者护理后量表各维度(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与躯体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上述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见表4:

3讨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疾病对生理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多数患者均处于生活质量不理想的状态,排除治疗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外,护理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改善患者的心理方面的效果则具有更加独到的优势。然而,不同的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则具有十分大的差异性,所以选择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模式显得极为重要。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是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其遵循以科学为主要依据,综合了各个护理模式方面的优势,取其精华,为己所有,将所有护理中的优势之处针对性的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临床护理效果[5]。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成为临床护理的一项工作重点。根据实际工作实践,笔者观察发现:引起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过于严格地限制饮食摄入,特别是对蛋白质摄入量的大量控制;(2)过度注重血肌酐水,担心血糖及血脂水平的上升而引起糖类、脂肪等的摄入不充分;(3)饮食结构不够合理,糖类、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摄入比例不合理,而且动物蛋白以及植物蛋白的摄入比例不合理等。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时,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MI、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后MIS评分显著小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管理各维度(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状态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管理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诺丁汉健康量表,两组患者护理后量表各维度(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与躯体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上述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6-7]。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空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改善,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文,王凯,蒋小玲,马利红,刘文清.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2):150-151.

[2]李凤霞.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34):161-163.

[3]秦平平.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186-188.

[4]蔡忱.循证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13-1914.

[5]熊英.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5):231-232.

[6]宋丽娟.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91-92.

[7]赵阳.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