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张妍霞

张妍霞

广西港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538021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工程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项目,其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承载力较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引言: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项目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软土地基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问题,软土地基由于沙土松软导致内部空隙变大,土壤的承重能力下降,存在一定的流动性,这对水利工程结构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为了降低安全隐患,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一、软土地基概述

1、软土地基含义

软土地基主要是指由软土所构成的地基,该类软土中含有较高的水量,压缩能力较强,土的质地较为松软。但是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较差,不能承载过重的压力,具有透水性差、强度低及压缩性能强大等特点。

2、软土地基特点

(1)透水性差。水利工程中的软基主要由淤泥质黏土构成,该种土质的渗水性能较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分无法及时顺畅的排除出去,而产生淤水现象,影响着建设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提升项目的稳定性。

(2)强度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主要成分是软土,软土的强度较差,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塌陷及裂缝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3)压缩性能强大。软土地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与软土地基强度不高有关。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时,工程的各项建设工作会不断的持续推进,导致软土地基承担的压力增大,增加了地基经常性坍塌的发生概率。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换土法

水利工程中换土法是软土地基处理最为常见的施工方法,主要是将原有的软土进行挖掘处理,再将新的土质换填到原来的位置。换土法不仅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很多其他工程中应用也较为普遍。其中换土法主要是能够有效的将施工场地周边的地基部位土质进行转变,在保证提高工程地基稳定性的同时,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当前,换土法中所采用的换填土通常会采用灰土以及水泥来取代软土,而灰土以及水泥无论是在承载能力上还是稳定性上相比以往软土都会有所提高,并且这部分地基在使用过程中也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稳定性。换土法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在换土过程中由于需要运输大量灰土水泥,大大增加了成本。因此,采取该处理方法应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同时,要注意换土后进行分层夯实,这样能够提高换土后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排水砂垫层法

排水砂垫层法是为加速软弱地基的固结,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在堤坝底部铺设的砂层。通常情况下,排水砂垫层法主要应用于含水量比较大的软土地基中,该类地基的土质主要是淤泥黏性土以及泥炭土。排水砂垫层法主要是运用水管进行排水,将施工现场原有软土地基中严重渗水部位的水排出,之后运用砂垫层进行填充,使地基中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优化原有软土地基的坚硬程度。在采用该处理方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该注重返水施工,在排水之后,在已经填充的砂垫下层再铺设1层黏土,提升处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化学加固法

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普通传统加固处理方法无法有效处置的软土地基,为了解决该类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建筑质量的危害,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是化学固结法。化学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化学溶液亦或胶结剂等施工材料,通过压力灌注亦或搅拌混合等施工方法将地基土粒进行有效的胶结,最终实现对于地基的加固处理。

4、高压旋喷注浆处理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旋喷注浆处理法的运用主要是在化学注浆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进行施工,随后利用钻机在软土地基中进行钻孔,将具备喷嘴的注浆管固定在软土地基的土层位置后,使用高压设备的喷嘴进行高压流射,在快速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定喷、旋喷等操作方式进行水利工程的地基施工。

5、桩基法

桩基法作为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的重要方法,该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软土层厚度相对较大的工程中,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桩基将建筑物产生的荷载作用在持力层上,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按照受力原理对桩基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其中,由于桩身无法与软土层形成一定的摩擦力,按照施工工序要求,可以分成灌注桩及预制桩两种,一般在地基中,主要是使用端承桩。现阶段,通过对软土地基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可知,预制桩的使用较为普遍,具有成桩质量高、施工简便等特点,施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群桩主要是采用从中心到两侧施工方法,需要严格按照对称施打及逐排顺序施打方式开展施工工作,防止沉桩情况出现,对桩间土质的密实度造成较大影响,出现难以施打情况的出现。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土体出现内部应力过大现象,进而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效果。

三、软土地基工程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底土质实验

基底土质实验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软土地基工程的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在开展软土地基技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数据开展各项操作工作,以基底土质实验数据为基准,只有各项数据准确可靠才能够确保后续施工顺利进行,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作业提供基础保障。另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种类较多,对基底土质实验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提高对基底土质实验的重视。

2、制定软土地基技术处理方案

在开展地址勘察测量作业时,要求水利工程施工部门要做好地形地貌、水文调查、工程测量及水利勘察等工作,结合地基环境内的特征与性质,做好软土地基技术方案的合理制定,确保制定出来的软土地基技术处理方案具有经济化、有效化及可行化特点,避免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错误的技术指导,降低对工程的经济损失。

3、为基地技术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软土地基承载力是影响水利工程的重要因素,要提高软土地基的作业能力,必须做好测量与计算工作。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仪器对软土地基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其承载力、土壤热化及剪切力等因素的准确统计,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技术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4、了解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因素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种类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掌握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各类因素,才能够有效预防和避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季节、温度、外部变化等因素对软土地基处理产生的影响。

结语: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迅速,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水利工程在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较多,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具体施工情况,选择最科学的处理方案,从而做好软土加固,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志鹏.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地下水.2019(01)

[2]陈良湘.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J].商业故事.2017(10)

[3]舒展.水利工程施工中有效加强软土地基稳定性的方法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