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的急救与护理

/ 1

溺水的急救与护理

胡小梅

胡小梅(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40-01

【关键词】溺水急救护理

溺水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冬季也可发生,机会相对较少。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大量的水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堵塞,使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体内缺氧,而引起窒息。另一种是因为入水后,水刺激导致喉头痉挛或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如抢救不及时,最终都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所以一旦发现溺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处理。

1临床表现

1.1轻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恐惧,神志清楚,呼吸心跳存在。

1.2重者,面部青紫,肿胀。口鼻充满淤泥、泡沫、藻草等。皮肤黏膜苍白和发绀。四肢冰冷,腹部隆起,昏迷,抽搐。呼吸心跳先后停止。

2急救

2.1现场急救护理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有义齿者取出义齿,并将舌拉出,对牙关紧闭者,可先捏住两侧颊肌,然后再将口开启,必要时用开口器,及时吸痰,清除口腔分泌物,松解衣领和紧裹的内衣、胸罩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1.2控水处理

可用下列方法迅速倒出淹溺者呼吸道和胃内积水。①膝顶法:急救者取半蹲位,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者腹部横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使头部下垂,并用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倒出。②顶肩法: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使淹溺者头胸下垂,急救者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③抱腹法:急救者从溺水者背后双手抱住腰腹部,使其背部在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淹溺者以利倒水。注意:倒水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影响心肺复苏。

2.1.3心肺复苏

溺水后应尽早开始基础生命支持,恢复有效呼吸循环是成功复苏、降低病死率和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2.1.4吸氧

心肺复苏有效者,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迅速转送医院,途中不中断救护并保暖,同时通知医院做好救护溺水患者的准备。

2.2院内急救护理

2.2.1迅速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口腔分泌物流出,给予高流量吸氧,对人工呼吸无效者,应行气管内插管给予正压给氧,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遵医嘱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尼可刹米等。

2.2.2维持循环功能

病人心跳恢复后常有血压不稳定或低血压状态,应注意检测有无低血容量,掌握输液的量和速度,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加重血液稀释浓度,对海水淹溺者出现血液浓缩症状时应及时保证5%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的输入,切忌输入生理盐水,有条件者行中心静脉压检测,结合CVP、动脉压和尿量分析指导输液治疗。

2.2.3复温护理

对于淹溺者水温越低人体的代谢需要越小,存活机会越大,但是低温也是淹溺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复温对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后,应脱去湿冷的衣物,以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予以复温,也可用热水浴法、温热林格液灌肠法等。注意:复温速度不能过快。

2.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病人的神智、呼吸频率、深度,判断呼吸困难程度,观察有无咳痰,痰的颜色、性质,听诊肺部啰音及心率、心律情况,测量血压、脉搏,注意检测尿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尿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2.5对症处理

纠正低血容量,对淡水淹溺而血液稀释者,静脉滴注3%氯化钠注射液500ml,必要时可重复一次;对海水淹溺者可给予5%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及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脱水剂防治脑水肿,由于淹溺时泥沙、杂物、呕吐物等吸入气管,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或治疗;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2.6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焦虑与恐惧心理,向其解释治疗措施和目的,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理反应的适度,防止心理反应的失常而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帮助病人尽早恢复。

3总结

溺水虽然在我们生活中不是经常遇到,但是致死率极高,其往往是不及时的施救和错误的急救而耽误抢救时机,给溺水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甚至是生命的丧失,因此正确而及时的现场救治将会很大程度的减少死亡率,抢救病人生命,此外健全社会急症救治系统,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完善转运机制也是救治溺水者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