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货币时间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有关货币时间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陈平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财贸校区,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货币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之一,是理财的“第一原则”。而其首要运用是现值概念,财务估价中,广泛使用现值计量资产的价值。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现值。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现值;会计计量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之一,因其非常重要并且涉及所有理财活动,比如债券的估价、股票估价、项目投资等,因此有人称之为理财的“第一原则”。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的首要运用是现值概念。因为同一单位资金不同时点上其价值不同,所以不同时间的货币价值不能直接加减,需要进行折算,通常,要把不同时间的货币价值折算到“现在”时点,然后进行加减运算。把不同时点的货币折算为“现在”时点的过程称为“折现”,折现后的价值称为“现值”。财务估价中,广泛使用现值计量资产的价值。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现就会计核算中现值计量属性做简单阐述。

1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1号—租赁》第5条、第6条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按照准则规定,承租人按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1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帐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计入资产价值。

1.2租赁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时,如果能够取得出租人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承租人无法取得出租人的内含利率并且租赁合同没有规定利率的,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现值之和等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和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1.3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

例题如下:2003年12月10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租赁标的物:A生产线。

(2)起租日:租赁物运抵甲公司生产车间之日(2003年12月31日)。

(3)租赁期:2003年12月31日至2005年12月31日。

(4)租金支付方式:2004年和200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0万元。

(5)租赁期满时A生产线的估计余值为200万元,其中甲公司担保余值为100万元,未担保余值为100万元。

(6)A生产线是全新设备,200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922。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三年。

(7)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

(8)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生产线退还给乙公司。

A生产线于2003年12月31日运抵甲公司,当日投入使用。其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与租赁有关的为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并假定为确认融资费用在相关资产的折旧期限内摊销。

分析如下:最低租赁付款额=1000×2+100=2100万。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000×(P/A,6%,2)+100×(P/F,6%,2)=1922.40万正好等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属于融资租赁。

处理如下:

租入时: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922.40;

未确认融资费用:177.6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2100;

2004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1922.40×6%=115.34万。

借:财务费用115.3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15.34;

计提折旧(1922.40-100)/2=911.20万。

借:制造费用911.20;

贷:累计折旧911.20;

2005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177.60-115.34=62.26万。

借:财务费用62.2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2.26;

计提当年折旧911.20万。

借:制造费用911.20;

贷:累计折旧911.20;

归还设备时:借:长期应付款100;

累计折旧1822.4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922.40。

2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根据准则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例:假定A公司20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不需安装。购货合同约定,N机器的总价款为2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1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利率为6%。

固定资产入帐价值=1000×(P/F,6%,1)+600×(P/F,6%,2)+400×(P/F,6%,3)=1813.24万元。

帐务处理如下: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1813.24;

未确认融资费用186.76。

贷:长期应付款2000。

2007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分摊当年未确认的融资费用=1813.40×6%=108.79万。

借:财务费用108.79;

贷:未确认的融资费用108.79;

2008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600;

贷:银行存款600;

分摊当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1813.40-(1000-108.79)]×6%=55.32万。

借:财务费用55.3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5.32。

2009年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400;

贷:银行存款400;

分摊当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186.76-108.79-55.32=22.65万。

借:财务费用22.6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2.65。

3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弃置费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对于这些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按照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例题如下:长江公司属于核电站发电企业,2007年1月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设施,全部成本为1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40年。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2007年1月1日预计4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的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10000万元,且金额较大。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的折线率为5%。

固定资产入帐价值=100000+10000×(P/F,5%,40)=101420.46万。

借:固定资产101420.46;

贷:在建工程100000;

预计负债1420.46。

参考文献

[1]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高艳茹,方光正.高级财务会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