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李艳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李艳玲

李艳玲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650106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涉及的内容日趋多元化,不仅涵括传统的理想、道德、纪律、法制等教育内容,而且也不断扩展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基本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思想政治格局。当然,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中,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我们面临的突出的问题,如何建构以大学生为核心的联动式教育网络,是提升整个教育活动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

1.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本身质量的提升

思政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常常可以感觉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大学生存在思政教育学习没有用处,不学习也是可以的错误想法。同时,高校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忽视了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往往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念经式”地教学,教学中没有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导致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学习的思想,从而影响了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

2.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必须以尊重他人人格和价值,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己任。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能够激发人的成长。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强化并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思想,促进高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其主动性的提高,最大程度上地激发和调配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推动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努力找出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面临的困境

2.1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学生主体性,影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积极消除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诸多问题,建立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非常重要,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仍然是教师主体和学生客体之间固定化的关系。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非互动性的行为关系,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体现,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法适应于其思政教育,并最终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2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综合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形式,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开放,甚至连授课的对象也属于一种开放的方式。与此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科普宣讲性质的大课堂教学外,主要是小班教学为主,为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且课堂内容不如思政课固定,意识形态性更淡,主要涉及情感、情绪、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排他性有着一定的冲突,是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实效性的一个关键的挑战。

2.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落后性,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由于最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飞速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学生的规模都出现了上升的增长趋势,相关教师编制紧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也有思政教师培训的经费短缺,教师专业的技能落后等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思政教师难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导致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脱节,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的优化措施

3.1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应该实现进一步发展

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被彻底抛弃,而是需要建立在各自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下才能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其主要功能都是为了服务于高校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所发挥的具体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融合发展是充分汲取各自优势的基础之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本身必须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为融合之后的教育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能力发展。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基本需求,对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促进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2强化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

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重大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是提高大学生健康身心理发展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人文关怀理念贯彻的一种表现。近年来,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得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3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有效整合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整合的长效机制。高校需要制定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融合的保障机制,通过制度的方式促进思政教师学习心理知识以及心理教师学习思政知识;(2)建立良好的融合环境。高校可以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安排在相同的工作环境当中,从而便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整合。即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沟通与交流。

结束语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其中,要想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思政教师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深入融合。

参考文献:

[1]冯改花,刘振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89-91+95.

[2]张学浪.“大思政”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07:62-65+72.

[3]罗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新途径研究[J].才智,2017,17:111.

[4]李诚诚.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J].学周刊,2017,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