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 2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姚建君裴淑敏阴炳侠

(乐亭县中医医院河北乐亭0636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缓解期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照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FEVl、FEVl/FVC、PaO2、PEF及VC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通气障碍,提高病人肺功能。

【关键词】COPD;缓解期;护理干预;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55-0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咳嗽、咳痰、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性气道阻塞为主要症状[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低龄吸烟人群的出现,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OPD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使肺功能逐步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病人缓解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COPD的认知程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可有效改善COPD病人肺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经本科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符合回家治疗的110例老年COPD病人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63-78(70.2±7.36)岁;病程6-12(7.8±6.54)年;合并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19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62-79(71.1±7.55)岁;病程7-13(8.2±7.04)年;合并冠心病11例、高血压病30例、糖尿病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COPD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通过查阅住院病历,详细了解病人病史,分析病人COPD发病诱发及缓解因素、发生的严重程度,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专门的健康干预档案,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2)采用定期上门随访和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干预过程中评估病人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检查病人对所干预内容执行情况,及时纠正病人某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

(3)干预内容:①劝导戒烟:明确戒烟目标,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戒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敦促病人及家人共同完成戒烟计划。②吸氧干预:长期氧疗(long-termoxygentherapy,LTOT)能有效改善缓解期COPD病人肺功能,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有效进行氧疗,坚持每日吸氧,设置氧气流量为1-3L/min,每次氧疗2-3h,每天氧疗≥15h【3】。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清洗、更换、消毒氧疗设备,注意用氧安全。③心理支持:老年COPD病人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急性期住院治疗费用较高,因此老年COPD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还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出现血压、血糖剧烈波动,加重老年COPD病人的身体损伤。因此应积极对老年COPD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主动关心和照顾病人,及时干预病人烦恼和苦闷的根源,鼓励病人保持平和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呼吸功能锻炼: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是老年COPD患者护理干预的重点。指导并教会病人缩唇腹式呼吸:病人取立位或卧位,双手平放,用鼻最大程度吸气,同时挺腹;然后缩唇、呈吹口哨状缓缓用口呼气,同时收腹。一般呼气时间和吸气时间之比约为(2-2.5):1【4】.⑤运动及营养干预:鼓励患者适当加强运动,以慢走、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不感到心慌为度;日常饮食以富含营养、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为主,注意保持合适的体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肺功能、通气功能等指标。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通气功能包括呼气峰流速值(PEF)、最大肺活量(VCmax)。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FEVl、FEVl/FVC、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2000年研究报告显示,COPD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排第4位。WHO预测,到2020COPD的病死率将高居第3位【5】。COPD严重缩短老年朋友的生存时间,降低老年COPD的生活质量。老年COPD病人反复发作,早期缓解期病人常无症状,反复急性发作后通气功能和肺功能明显下降,后期甚至出现自发性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猝死。因此,对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发作,阻止病人的肺功能下降。

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相关疾病知识,从而养成有利于疾病恢复的习惯。吸烟、烟雾刺激是COPD发生的最主要诱发因素,因此护理干预首先鼓励病人戒烟,去除诱发根源;COPD以通气障碍和病人低氧血症为主要症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氧疗,通过间断低流量给氧提高病人血氧含量,并刺激病人呼吸中枢进行自主呼吸【6】;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可提高肺功能,通过护理干预教会病人正确的呼吸锻炼方法,掌握正确的吸气、呼气频率,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有利于肺泡的排空,使膈肌收缩力加强,促进氧和二氧化碳在肺内的交换;改变呼吸方式,提高呼吸效率,阻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从根本上降低血CO2含量。缓解期病人正是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时期,因此护理干预应重视心理疏导、饮食和运动指导,让患者体质、耐力增强,从而减少COPD急性发作频率。

本研究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EVl、FEVl/FVC、PaO2、PEF及VCmax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肺功能,提高通气效能,促进COPD病人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AmericanThoracicSociety.Standardsforthediagnosisandcareof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AmJRepirCriCareMed,1995,152:77-121.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3.

[3]刘爱平.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3(8):827-828.

[4]冯海葵,郑红蕾,潘春丽,等.慢性肺心病患者社区和家庭的康复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02):61-62.

[5]颜昌铭.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2):302-303.

[6]金玉萍,钟燕萍,周玉娥.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04):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