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薄层(膜式)细胞学检验的临床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液基薄层(膜式)细胞学检验的临床结果分析

张素珍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463000)

摘要: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TheBethesdaSystem(TBS)报告系统分析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及细胞学特点。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6785例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探讨不同宫颈病变的细胞学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结果:将分类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病例为细胞学阳性病例。36785例受检者中细胞学阳性病例3964例,总检出率10.77%。其中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占5.86%;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占9.35%;鳞状细胞癌(SCC)占0.200%;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占0.76%;非典型腺癌占0.03%;腺癌占0.0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占2.31%。结论:TCT细胞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宫颈的病变情况,HPV是宫颈癌和非典型增生(CIN)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预防HPV感染,筛查和检测HPV感染对象,及时治疗以阻止CIN病变升级,可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报告系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7-0296-01

1、前言

一直以来,恶性肿瘤是国人首要的死因,而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因此,宫颈癌的预防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患病率有所上升且趋于年轻化。颈细胞学检查是防癌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方便,也是最显著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其假阴性率高。因此,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检查方法。预防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尤其高效合理规范化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1]。

2.资料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就诊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住院病人和健康普查自愿要求行宫颈TCT检查的患者36785例。临床症状:白带带血、性交痛、接触性出血、阴道流水样分泌物或无症状。妇科检查表现为:宫颈表面光滑、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潴留囊肿等。

3研究方法

3.1主要仪器及试剂

主要仪器:Thinprep2000系统、显微镜;试剂:95%酒精、巴氏染液(自制)

3.2液基标本采集及处理

将宫颈取样毛刷的中央刷毛部分轻轻地插入子宫颈管使较短的,刷毛能够完全接触到子宫口,柔和地向前抵住毛刷,并按同一个时针方向转动5周整,切勿来回转动,取得足够量的样本后将毛刷取出,按入TCT专用保存液小瓶底,迫使毛刷全部散开,共10次,最后,在溶液中快速摆动宫颈刷进一步将细胞样本漂洗下来。然后将保存液标本经Thinprep2000系统处理,分离标本中的黏液、血液、炎细胞与上皮细胞,经高密度滤器过滤后转移到静电处理过的载玻片上,制成直径2cm的薄层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镜检。

4报告方式

按照国际通行的TBS(2004版)分类标准[2],包括以下主要分类:(1)正常范围内:包括可能伴随炎症或者良性反应性改变;(2)鳞状上皮细胞异常: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包括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乳头状瘤病毒(HPV)细胞形态改变,相当于轻度非典型增生(CIN);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相当于中度及重度非典型增生(CINⅠ和CINⅡ);鳞癌(SCC);腺细胞异常。

5结果

5.1阳性病例与HPV感染的关系

6讨论

目前TCT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但在我国有待普及,由于TCT有较高的检出率、准确率以及标本满意率、较低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获得美国病理学会推荐代替传统的巴氏法[3]。从表1可以看出鳞癌、非典型腺癌和腺癌都出现在40岁以后,这说明宫颈癌的出现和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资料显示[5]目前宫颈癌已经成为20~40岁成熟女性的健康隐患,并不断地向小龄化发展。有国外报道,澳大利亚维省抗癌协会要求20岁以上女性有性生活史者,每2a应做宫颈巴氏涂片一次[6].而美国癌症协会推荐对无症状人群癌症筛查建议中,对有性生活或40岁以上女性阴道涂片或附件检查应为每年1次,若3次阴性则按医嘱不定期检查[7]。

7结论

TCT细胞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宫颈的病变情况,HPV是宫颈癌和非典型增生(CIN)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预防HPV感染,筛查和检测HPV感染对象,及时治疗以阻止CIN病变升级,可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这给医学提供了一个可以在癌前发现异常的形态学依据。因此,在癌前期控制进展,定期检查,随访就显得很必要,突显细胞学检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梁爽,王彬.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24):3072-3073.

[2]杨忠明,丁显平,庞博,等.人乳头瘤病毒D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研究[J][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4):320-323.

[3]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31.

[4]瞿晓怡,王凌云,高荣兴.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2):154-156.

[5]李红,钟夏莲,欧阳秋茹,等.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195-1196.

[6]邹倩,濮德敏,周利平,等.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及TBS系统检测2635例宫颈涂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4):26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