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患者的影响分析

高群

牡丹江市骨科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褥期妇女经产后探视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产妇接受常规产后访视,实验组40例产妇接受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生活质量以及健康信念水平,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F-36量表中相关维度指标分值以及健康信念水平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褥期妇女采取相应健康行为的信念,改善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合应用于我区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干预管理模式;产后访视护理干预

产褥期是指产妇胎盘娩出到全身各个器官(除乳腺)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时间,时间为6周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初产妇产褥期经历了妊娠和分娩,尤其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优化产褥期护理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及实施的临床效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区产褥期产妇护理干预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本次入选者纳入标准如下:①无民族限定;②均为适龄初产妇。排除标准包括:①经产妇;②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③既往有结缔组织相关疾病或者自身慢性免疫性疾病病史者;④拒绝产后访视者;⑤伴有心、肾、肝、脑等全身重要脏器疾患者。本组80例孕产妇,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5.6±4.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40.2±1.8)周。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孕产妇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测评。在收集资料前,先对本研究问卷主管医师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主管医师在笔试和专家面试考核合格后才实施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向患者进行调查时,注意问卷调查期间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尽量统一提法以减少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笔者发放80份问卷,回收问卷时由主管医师认真核对,剔除无效问卷,回收8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

评定指标包括:①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该量表内容共分为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疾病、精力以及一般情况八大维度,总分为100分,越高的分值提示生活质量越优。②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该量表共分为六大维度,即自我效能、健康动力、障碍、益处、严重性以及易感性,各维度下分设六个条目。通过Likert5级评分法进行评估,1~5分依次对应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越高的分值提示健康行为信念度越高。③自制问卷:主要包括受试者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内容。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F-36量表中相关维度指标分值以及健康信念水平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人们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孕产妇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做好孕产妇的看护工作,还应从心理上对其进行护理,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其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几率。

产后访视的优势有以下几点:能够有效且及时地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异常,并进行指导和处理,进而降低产褥期产妇的患病率及新生儿异常情况,进而保证母婴安全;能够有效地宣传母乳喂养的优势,并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以保证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4-6个月;可以有效且及时地解答产妇和家庭的疑惑,并对其居住的环境、生活习惯等给予指导和建议,摒弃不良的产褥期行为;产后访视能够针对产后的康复、营养供给、预防接种等进行健康宣教,让产妇及其家庭均可以了解相关知识;产后访视护理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免疫,是一种连续的服务。

本研究针对实验组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在产褥期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活动,同时针对产妇家属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帮助其了解女性产褥期较为常见的生理以及心理层面变化,了解产褥期常见类疾病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纠正其对于女性产褥期的错误认知,通过家庭护理干预以及针对性访视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女性产褥期生活质量。②开展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现场给予产妇合理有效的运动、饮食以及母乳喂养指导,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指导其学会控制情绪等。并密切观察产妇生活行为方式以及自我效能差异情况,详细记录产妇各自的问题并加以总结,及时予以护理干预以有效纠正。③组织产妇家属接受产褥期女性护理知识教育,为孕产妇提供充分的社会心理支持,还可组织家属护理经验交流活动,使不同孕产妇家属能够互相分享护理和关怀心得,互相促进,提高家庭护理干预效果。④给予本组女性合理有效的盆底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SF-36量表中相关维度指标分值以及健康信念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4结束语

由此可见,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有利于引导产妇家属对女性在产褥期的一些常见生理与心理层面的变化、产褥期疾病等知识有充分了解,同时掌握相关护理对策,其对于女性产褥期的错误认知也得到纠正,从而使家庭护理干预顺利实施,女性在产褥期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可见,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蒋迎春.产褥期抑郁症的预防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01,7(12):1113-1114.

[2]金燕志,彭涛,王联,等.产褥期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7-288.

[3]何锋云,曾改鸿,陈少英.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8-19.

[4]周晨慧,廖少玲,刘琼玲,等.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1-12.

[5]杨唯真,张霞.产前/后社区综合护理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78-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