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ICU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何平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为提高ICU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以引起有关领导和护理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ICU;护士;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11-02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各类急重症、需要高技术手段严密监护的患者,具有疾病种类多、无人陪护的特点,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只有充分认识其职业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把职业伤害的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现分析如下。

1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1.1医源性损伤ICU护士的日常工作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因此受感染的几率很高,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伤害,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1]。(1)针刺伤:多发生于分离注射器时,将针套套回针尖时、拔针时误扎到自己,侵入性操作不熟练时误伤。(2)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感染:为患者倾倒痰液、采集尿及粪便标本、更换伤口敷料及引流袋等操作,都有感染的潜在危险。(3)噪声损害: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等,主要噪声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患者的呻吟、物品及机器移动的声音等。(4)放射损伤:某些危重患者须床边X线摄片,病房内无防护措施,ICU护士常暴露于放射环境中,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

1.2心理因素护士的心理性危害主要由精神压力、工作紧张、轮班、生活缺乏规律引起。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使护士的精神压力大,ICU病房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尤其是那些外伤的不正常死亡,家属的哭泣、悲伤,时刻牵动护士的心,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精神压力,危重患者的病情发展快,使护士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加上轮班生活缺乏规律,使护士的身心疾病率、患病率常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易产生疲劳、胃痛、便秘等。

1.3物理因素

1.3.1X线ICU经常需床边摄片,因此,护士工作在X射线的环境中。众所周知,X射线是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长期过量照射会使人产生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头晕、恶心等症状,血液检测发现白细胞有不同程度下降,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甚至致癌。也有报道说,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囊上皮细胞对电离损害最为敏感,长期接触放射线,易产生放射性白内障[4];长期小剂量的慢性辐射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5]。

1.3.2职业性腰背痛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大约有2/3是在搬抬患者时发生的[6]。而术后转科、外出检查搬抬患者是护士的常规工作,因此,ICU护士较易发生职业性腰背痛。在搬抬过程中若协助不当,则会导致危险性增加。

1.3.3噪音ICU集中了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如:生命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噪音主要来源于这些设备。另外,个别医护人员不规范行为,如:大声说话、砰然关门、电话铃声等也是噪音的来源。有报道,噪音可引起医护人员心理紧张,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改变,还可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易出错等现象[7]。

1.4社会心理因素

1.4.1身心危害护士这一职业主要是女性承担,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等是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在ICU工作的护士,科技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抢救治疗手段的层出不穷,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ICU护士经常是在应急的情况下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的,需无条件的全身心投入,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导致一定的精神压力。会出现精神不稳定、心烦意乱。国内外有研究显示[8]:长期在ICU工作的护士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下降,甚至出现抑郁。

1.4.2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力度不够教育滞后,使得防护制度不健全,措施难以付诸实施,加之多年来对护理人员强调奉献精神和不怕脏的教育,自我防护问题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致使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防护措施

2.1增加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护士职业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职业性损伤不仅造成护士的身心伤害,还增加个人的经济负担,应高度重视,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使全体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性损伤的危险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高度集中精力,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和避免ICU护士的职业性损伤。

2.2生物因素的防护入室前认真查阅患者资料,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其他传染病者要做好防护工作,严格终末消毒处理。完善相关的检查项目,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操作中若不慎受伤,则必须立即用消毒水冲洗伤口,由伤口处挤出少许血液后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事后进行血生化检查确定是否感染。

2.3化学因素的防护(1)环氧乙烷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实验证明,环氧乙烷随温度升高,解析作用加快。产品上残留环氧乙烷量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14天下降99%,30天下降99.9%。根据以上报道,护士在使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如果日期很近,可将物品在高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半个月后使用,使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2)配置各种消毒液前先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配置时选择宽敞通风的地方,剂量要准确,配置动作要熟练,取用戊二醛浸泡的物品时动作要迅速。

2.4物理因素的防护(1)做好X射线的防护,减少辐射损伤。利用现有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照射前尽量将各项护理工作,可充分利用活动屏蔽装置。(2)掌握正确的搬抬患者的方法,协调用力,防止腰扭伤。对已发生的腰背痛要防止再度受伤,并积极治疗。(3)规范医护人员的言行,严格ICU管理制度。接听电话注意规范,同时要求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将各种仪器的报警音量调至适宜的分贝。

2.5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1)正确认识ICU室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2)建立完善的防护管理体系,制定一套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的防护方案。ICU护士服务于多个临床科室,她们的健康状况和管理应受到重视,如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护能力,定期体检,如条件允许,可定期做短期疗养,使护士感到领导的关心和尊重,有利于平衡心态,恢复体力和培养对工作的热爱。

3小结

总之,从事ICU工作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工作技巧外,更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ICU护士要注意增加自身体能,坚持锻炼。通过坚持锻炼不仅能有效地增加体能,更能获得自我防护意外损伤的能力。对于密切接触患者体液的ICU护士,还应定期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一旦出现伤口,应积极处理并定期复查,有条件的医院也应组织护士定期体检。只有保障身体的健康,才能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吴平.谈医疗器械环氧乙烷残留限量的确定原则.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8(2):35.

[2]陆丽敏.从环氧乙烷的毒性看其卫生标准修订的进展.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6):376.

[3]罗洪.医院的环境污染与防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50.

[4]蒋勇,丁益民.放射线工作人员晶体混浊情况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2):131.

[5]任永华,梁立徽,江萍,等.放射线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5):42.

[6]谢红珍,潘邵山,王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研究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

[7]胡辉,杨志纯.外科病区危害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及对策.现代护理,2001,7(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