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戏曲伴奏中打击乐的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试论戏曲伴奏中打击乐的地位

刘岩

刘岩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266200

【摘要】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主要组成内容包含唱腔、曲牌、念白、打击乐四个部分,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伴奏演唱、配合身段、渲染氛围、调节和统一节奏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打击乐在戏曲中的作用,以期推进打击乐发展和改革。

【关键词】戏曲;伴奏;打击乐;地位

戏曲界流传着一句俗语,即“一台锣鼓半台戏”,出色的打击乐可以把观众引领到另外一个境界中,由此可见戏曲中打击乐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1]。打击乐的作用和功能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而准确认知其地位,能更好地发挥和运用打击乐的作用。无数实践证明,打击乐为戏曲乐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戏曲艺术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功能,而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打击乐亦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下文将对打击乐的地位展开探讨:

(一)渲染氛围

打击乐是听觉艺术的一种,凭借其特有的艺术作用,能够很好地增强感染力和渲染氛围,戏曲场次的承转起合、时空转换、不同氛围的渲染都要通过锣鼓体现。例如京剧中的《三岔口》,没有唱腔,加上道白亦很少,表演主要是通过戏曲演员进行武打表演,打击乐应用罗估计演奏,把漆黑的夜里暗室内的氛围表现得酣畅淋漓,渲染出演员翻打、摸扑、碰撞、寻觅、厮杀等武打动作,动静结合。加之打击乐本身的节奏、情绪、时值等特点,使得演员与打击乐见达到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及相互促进的效果。此外,打击乐还有着特别的声音效果,能够形象生动地烘托特殊氛围,如“风声”、“更声”、“雷声”、“水声”等,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近年来,我们即墨区即墨柳腔艺术中心在精心学习其他剧种的打击乐之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灵活借鉴,科学地将打击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和运用于即墨柳腔艺术,收到良好效果。

(二)伴奏演唱

演奏打击乐,是戏曲演员在表演时不可或缺的艺术,能够和表演构成视听一体、音画同步的整体,能为演员进行表演发挥多层次多功能伴奏的作用[2]。打击乐在唱腔中能够起到起领、节奏、决定板式、强弱、快慢、终止等关键作用,在起领时,打击乐可起领过门,而后开唱;或唱腔终止的打击乐,一般用于唱念后,表明告一段落;或者增强唱腔的气势、增重情感、吸引观众注意等。再者,是在念白时,部分打击乐起到加强、起止、丰富、装饰等艺术效果。这要求伴奏者需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舞台经验,同时具有较强的戏曲理解能力。因为伴奏时,必须注重故事时间、人物性格、故事人物心理及地点等,并准确掌握后,才能在锣音表现上恰到好处、收放自如。实践证明,内行的观众会依照锣音辨别出场演员的角色,是奸相还是良将,是彩旦还是花旦,亦或小生还是青衣等。

(三)生动人物形象

戏曲正式开演后,不同人物的出场与举手投足,均需要锣鼓进行紧密配合,即由锣鼓点引领人物的演出,同时参与人物特定形象、特定身份的表演。演员表现“心花怒放”,需配合“欢快活泼”的音效;演员表现“娱乐嬉戏”,需配合“明亮跳跃”的音效;演员表现“怒发冲冠”,需配合“顿断长鸣”的音效[3]。我们在研究中注意到,《赵子龙保主过江》这一曲中,在那场“甘露寺”中,唱的是“包槌滚花”,属自由节奏,锣鼓还未出场,高边锣强烈的声音就引起观众的注意,“呛、呛、呛”三声,赵云执着宝剑急步直冲,配上“喳、喳、呛”的伴奏帅气威武出场,形象生动地展现赵子龙威武霸气、勇敢刚强的人物特点。而当赵子龙中周瑜的埋伏被包围时,其手按青峰、脚踩(中五槌)的锣鼓点,其二人一左一右、一前一后,怒气逼人,将埋伏的官兵吓得东逃西窜,那种威武形象、逼人的气魄,一下子呈现给观众,打击乐的演奏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有效助力。其他剧种如此,我们的即墨柳腔艺术亦然。

(四)调节与统一节奏

戏曲节奏主要由管弦乐、打击乐表现出的抑、扬、顿、挫,与演员配合控制的,二者协调作用能够获得圆满的舞台成果。如《大刀王怀女》这一戏中,韩昌与王怀女开始对打时,演奏的锣鼓经为“急急风”;当双方的打斗进展到关键时刻后,为更好地突显出紧张的氛围,将观众带到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此时打击乐运用的是“节节高”(又称“涨调门”)。后者区别前者主要在于突然降“急急风”的节奏速度及力度进行分层叠加,逐渐加快加强,以此表达打斗的升级,从而更有助于表现武打的紧张气氛。又如表现隐蔽、偷袭或紧张的夜晚活动时,打击乐的力度、音色和速度需要加以改变,即较常使用的“阴锣”,“阴锣”与“急急风”在表达武打场景时,有同工异曲之妙,可将紧张的节奏发挥得酣畅淋漓[4]。

当然,打击乐尽管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但是其终归需要配合戏曲的舞台表演。不论是武打为主的曲目,还是唱功为主的曲目,打击乐在曲目的全程作用是伴奏并非主导。但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不单支配着演出时的节奏,对人物特点、剧情发展,以及演出全过程都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展现出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不可缺少的地位。因此,需在继承传统打击乐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脚踏实地地进行探索、研究、追求,以顺应当今戏曲发展的要求,将戏曲这项艺术更好地进行传承并传播下去。近年来,我们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紧密联系实际,为此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付红民.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重要地位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4):70-70.

[2]刘金柱.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探讨[J].神州(下旬刊),2016,(7):139.

[3]孙朝伟.浅谈戏曲打击乐的功能与伴奏[J].魅力中国,2016,(16):250-250.

[4]吴多创.浅谈打击乐在戏曲中的表现作用[J].戏剧之家,201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