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歌唱有感

童惠

我和一些学习民族唱法的朋友都有一种体会,就是学习初期,老师用美声唱法作为基础教学时,学习很不自然,不适应。诚然,肤浅地说,民族唱法一直影响学习者的概念,就是明亮、悦耳的声音,而美声唱法则注意身体中各共鸣腔打开所创造的共鸣效果。从听觉上说,前者更容易给人更直接的好感,对有初学者很容易迷惑,但是通过学习实践会逐渐感到,如果一味地只追求音色,到头来可能拥有明亮、华丽的音色,但却无法拓宽音域、调润音色,增强声音的可塑性。我的体会是:在成熟掌握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发声、从咬字、行腔、韵味上借鉴民族演唱特点,创造出自己民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我们知道,声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试想,有哪一门学科能够像声乐在教授的时候“个别对待”呢?每个人的先天发声器官生理构造不尽相同,当然发声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加之后天在学习中的理解能力、心理状态、音乐修养的差异,所以演唱的能力、效果也不同。学习的时候老师也会针对不同学生的条件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声音尖亮的人要注意声音的面罩感,柔韧度;声音细小的人多注意气息的问题,发声时要打开各个腔体,使声音有立体感;音色灰暗的学生要经常练习鼻腔共鸣,每一个音都要做到集中等等。解决了声音方面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声乐演唱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以情发声”。说到这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进录音棚的感受,至今难忘。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对新的事物也很好奇,自然也很认真,自信满满的,可录完后到监控室听的时候却把自己吓了一跳:怎么这么难听?原来自己一直都是这样唱歌的,像白开水一样,一点儿味道都没有,真是不可思议!离开录音棚回到住所认真回忆并分析原因,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一直以来,学习的时候在唱法方面注意的较多,常常受声音的位置、共鸣腔的打开程度以及气息的运用各方面影响,而在情感的掌握和运用上没有过多地重视,而把这种习惯带到录音上来,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又有了许多次的录音机会,逐渐使我悟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日常的学习更多的是让我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而录音演唱则更加严格要求歌者的处理歌曲能力,那么着重注意的则是歌曲中贯穿始终的“神”,也就是指个性、韵味、情感,那如何把握好,就需要长期文学艺术修养的积累,积少成多,以丰富自己的阅历。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去理解表达作品,把思想集中在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和优良的发声状态上。

演唱是一门表演艺术,离不开舞台的实践。一个歌唱者,经过数年的艰苦学习和磨练,都希望有一天能够走上神圣的舞台一展歌喉,实现心中多年的梦想。然而,舞台是残酷的,无论你上了多少声乐课,无论你在台下唱得多么好,多么轻松自如,到了台上一般都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四肢发抖、身体僵硬、浑身都失去控制一样,原先一切正常运转的机能瞬间都停止了运作,甚至连原本背得烂熟的歌词也不知去向。可见,实践中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关键。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歌唱欲望特别强,无论在台上或台下都充满了表现欲,甚至在台上比台下发挥得还要好。在表演艺术上像这样的“人来风”精神,也未尝不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缺乏表现欲,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不能正常发挥。这两种情况就是优和劣的心理素质造成的不同结果。

不良心理素质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严重障碍,它能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演唱的失败会使歌者本人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从而失去信心。因此不良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所以一旦出现不良心理素质现象,千万不能气馁,不能让怯场这样的不良心理障碍在心中留下阴影。在意志上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和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以战胜害怕和恐惧。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不要对自己的表演作过分的企求,那样就会从心理上给自己造成超负荷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多接触与声乐有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习惯于在各种场合、环境演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凡优秀表演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反复的舞台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就会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须建立在良好的发声训练及歌唱表演较完善的基础上。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恰好就是治疗不良心理素质的良方。假如在表演进程中出现了纰漏也不要在意,要镇定自若地把演出坚持下去,把纰漏对演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既然出现了就泰然处之,把后面的演出演好,不要让这种失误影响你整个演出的精神和情绪,不然则会使你惊慌失措造成连锁反应。

责任编辑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