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于临床化疗副反应的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艾灸对于临床化疗副反应的综述

吴佩遥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疾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实施化疗过程可杀死肿瘤细胞,控制患者病情,但快点过程对于正常细胞及组织也会产生一定杀伤效果,进而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化疗副反应,增加患者身体痛苦,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严重时还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艾灸在化疗副反应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艾灸处理化疗副反应的临床选穴特点、艾灸治疗方法及艾灸的具体应用效果实施了综述,以期为艾灸处理化疗副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艾灸;化疗;副作用

化疗药物用药过程中存在细胞毒性,该药物用药过程中无细胞特异性,对正常细胞也会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因此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相关副作用,影响患者预后[1]。积极处理化疗副反应是改善患者化疗依从性,保证患者化疗效果的关键。近年来,艾灸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运用逐渐增多,艾灸具有温中、活血、改善免疫力等诸多功效,其在治疗化疗副作用中的临床应用较多,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当前临床对于艾灸处理化疗副作用的选穴、艾灸方法、对不同副反应的针对性治疗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现进行综述:

1艾灸处理化疗副反应的选穴

1.1三阴交及足三里

脾胃属中焦,属于“气血生化之源”,是生化气血的重要脏器,是后天之本。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主要因脾胃失调、正气不足、病邪在机体长期稽留致病。而采取化疗药物治疗时,化疗药物也会引起脾胃损伤,加重机体内平衡失调,引起谷运石化,气血阴虚,影响机体功能及正常生理活动。因此实施艾灸治疗时,以扶正祛邪、活血养气为重要治疗手段,以三阴交、足三里为常用穴位,通过三阴交养肝补肾,通过足三里调节脾胃,促进患者脏器协调,并可配合关元穴、神阙穴固本[3]。

1.2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处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部位。该穴位处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交汇部位,具有督阳、益气升阳效果。且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该穴位也具有抑制肿瘤、提升机体免疫力功效,在化疗患者副反应处理中运用也较为广泛[4]。

1.3背俞穴

肿瘤的发生过程较为复杂,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中医中将化疗过程划为“药毒”,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自身脏腑亏虚,通过化疗过程,化疗药物可经血液进入脏腑,进一步加重脏腑损伤,加重脏腑失调,引发多种不良反应。而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是五脏六腑之气在背部输注的特定穴位,通过艾灸该穴位可改善脏腑血气平衡,促进脏腑功能修复[5]。

1.4膈俞

膈俞也是艾灸的常用穴位,其位于肝俞、心俞之间,心主血,肝可藏血,膈俞可生血、养血,改善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状况[6]。

2艾灸处理化疗副反应的方法

2.1艾柱灸

艾柱灸的治疗方法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方式。直接灸是通过在治疗部位直接放置燃烧的艾柱进行灼烧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患者皮肤灼伤,在患者感受到烫感时,需及时更换艾炷或停止治疗。间接灸是通过在与皮肤之间使用吴茱萸、生姜片等相关药物隔开,使患者治疗过程中可避免直接与艾灸接触,降低患者皮肤灼伤风险,还可通过通过艾灸对中间隔开的药物加温,使药物对治疗部位也发挥药效的治疗方式。如陈芬荣[7]等人的研究中,对36例临床一线铂类肺癌化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了隔姜艾灸中脘、足三里穴辅助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通过隔姜艾灸可有效改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症状。

2.2艾条灸

艾条灸是在治疗部位上方悬挂点燃艾条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艾条与皮肤距离2-3cm,并保持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皮肤轻微疼痛、灼热感为宜。

2.3温针灸

温针灸是采取艾灸与针灸合用的治疗方式,通过艾灸产热,再通过针灸过程将热力传导至腧穴,进而发挥效果。

3艾灸处理不同化疗副反应的效果

3.1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主要因化疗药物杀伤正常骨髓细胞引起,骨髓抑制患者造血干细胞功能下降,常引起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症状。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病菌的重要细胞,白细胞减少后将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头晕、低热等相关症状。在田欢[8]等人的研究中,对34例化疗患者(观察组)实施了艾条穴位施灸治疗,对34例化疗患者(对照组)实施鲨肝醇片+利血生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WBC计数正常率55.88%较对照组64.71%无明显差异,说明实施质量可达到良好的白细胞减少症防治效果,且用药价格低廉。

3.2胃肠道症状

化疗患者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中最为常见。中医认为化疗过程极易损伤血气,引起脾运失化,脾胃失养,胃气上逆,进而引发胃肠道症状。陈志坚[9]的研究中,对对照组40例结肠癌化疗患者实施西药格拉司琼治疗,对治疗组40例患者实施涌泉穴艾灸+足三里注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治疗组对化疗后恶心呕吐、腹痛防治有效率达100.0%,对腹泻防治有效率达97.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艾灸治疗可有效防治化疗胃肠道不适症状。

3.3静脉炎

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主要因静脉用药过程中化疗药物刺激筋脉血管、长期静脉穿刺、药物渗漏等相关因素引起。静脉炎的发生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将引起穿刺部位脓液出现,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也影响治疗顺利实施。在黄华勇[10]等人的研究中,对观察组40例外周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实施艾灸联合温经通络散外敷治疗后患者红肿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实施用硫酸镁湿敷的对照组患者。

4小结

艾灸疗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方法,可通过热刺激相关腧穴及经络,发挥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已证实艾灸具有活血益气、疏经通络、消瘀散结、扶阳固本等多种功效,其在化疗过程中的运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且艾灸疗法可提升机体免疫力,进一步预防副作用发生。此外该方法治疗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良好,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研究,探讨更多艾灸治疗方法及选穴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志艳,王学谦,林洪生,等.林洪生应用中医药防治化疗后毒副反应经验浅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3):314-316,319.

[2]詹振吉,王健.艾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6,31(3):449-452.

[3]郭婷,朱虹,吴莹,等.艾灸足三里联合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反应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68-70.

[4]陈丽芳,关次宜,张伟兰,等.艾灸大椎、足三里穴位防治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5):72-73.

[5]路玫,郑若楠,关伟强,等.俞募穴隔姜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各时段热感度对比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7):11-13.D

[6]徐红达,贾英杰,陈军,等.艾灸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现状及经穴分析[J].肿瘤,2014,34(6):564-568.

[7]陈芬荣,汪敏.隔姜艾灸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胃肠道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8):990-991,992.

[8]田欢,林洪,张莉等.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0):35,38.

[9]陈志坚.艾灸联合穴位注射减轻结肠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38-40.

[10]黄华勇,宁余音,李莉,等.艾灸联合温经通络散外敷治疗外周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中医学报,2014,30(B12):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