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学习能力

吴泽莉

重庆市江津区三口小学吴泽莉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增强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需要,将丰富的教学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加工、处理,大大丰富了信息,改善了表现方式,使教学环境得到延伸和扩展,教学活动形成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促进个性形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探究学习;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1.3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53-02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能引起好奇心理的探索兴趣的情境,挖掘文本中隐深的富有内涵的因素,提出难度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生疑、质疑、查疑、解疑,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选择性更强,能使教学做到有味、有奇、有惑,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

2.以学为主,以导为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

3.学生间的关系是自主探索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特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所谓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因此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增加学生自学和思考,读书和质疑,讨论和交流,练习和操作等诸方面的时间和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使课堂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大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传输的网络化和处理的智能化。

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a.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信息。

b.现代教育技术中,媒体有多种多样。各种媒体效能的优化组合,可以将丰富的教育信息,准确、生动、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c.电教媒体以其特殊的性能使教学信息的传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通道得到无限的延伸和拓宽,教学反馈信息加快。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恰当的、有诱发性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去研究和探索。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声像同步、三维演示等逼真的再现功能,营造一种氛围,带学生入情入境,勾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记忆生长点,与学生的心灵碰撞,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样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头脑中的无数个问号与为什么,学生就能带着这种强烈的情感意识去探究事情的原因与真相。

案例1: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完成了基本公式V=Sh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用刚学的公式费了好大劲才算出来,计算如下:3.14×5×5×[(30&pide;2×3.14×5)]=75(立方厘米)

这种解法,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快速解答出来的,因此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地计算呢?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学生们都有学具模型,我提示学生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变换不同的位置,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反复验算,终于有几组学生举手发言,他们得出这样一个式子:32&pide;2×5=75(立方厘米)。他们的理由是当把拼成长方体横放下来,则将有圆柱侧面的一面作为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pide;2×r。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应该怀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常常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未知领域。所谓教育失败从深层次而言,是教师的自我封闭而导致的直接后果。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是解放学生更是解放教师的全新理念。

(二)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探究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数学学习。

有了探究的欲望,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探究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此时不加以正确、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随着质量不高的探究结果消失殆尽。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开展探究活动。

案例2: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让学生拼接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寻找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时我别出心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能拼接成别的图形,同样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吗?”这一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实验,大胆求证,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待,同样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我通过多媒体充分展示了公式的多种推导过程,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这也是探究精神的又一体现。

(三)引导合作交流,调整探究方式。

肖伯纳有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他启发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学习的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学习内大容也并不是一探究就能有结果的,这是合作交流,调整探究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搭建展示平台,检查探究效果。

学生的探究学习取得一定效果的时候,最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如果知道其探究成果的人越多,得到肯定的力度越大,学生的自豪感就越强,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就将由暂时的直接兴趣转变为强烈持久的间接兴趣,这也许将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展示平台。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接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我们可以让学生将探究学习的成果在多媒体教学设施上展现出来。文字资料、图片,我们可以直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事物演变的实验过程也可以这样展示;探究学习的报告,可以让学生做成精美的演示文稿或课件进行展示,还可以插如优美的音乐和漂亮的图片甚至动画。学生甚至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探究所得。

(五)强化探究意识,促进能力形成。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次两次偶然事件的结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也不会是学生偶尔一次的成功就形成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层次多方面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指导学生正确的有效的探究方法,监控其整个探究过程,适时地加以指导帮助,鼓励学生更多地合作交流,提供成功的展示平台,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只有当学生具有了强烈的探究意识,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任何不解或迷惑的地方都能积极主动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才能最终形成。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前,我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年、月、日”方面的、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新授课时,就可以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加以分析、讲解。学生研究自己找到的材料要比研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材料更来劲,更感兴趣。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前准备的材料,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充分的材料(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等),上课后我就提出:“你能把这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之后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都很有兴趣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选择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这样安排,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无穷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学习能力也是可行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教给了他们如何探究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运用,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安福、张洪泰主编,《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93年版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四结合通讯》2001年10月

3、潘小明,《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主体发展》

4、姚建强,《“主动探究”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策略》《小学数学教师》

5、张德银,《“探究性学习”的时间与探讨》、《教学与管理》2001年21期2000年11期

6、龚春燕、何云山主编,《创新学习论》红旗出版社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