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

许果

(成都核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四川成都611131)

摘要:机械制图课是机械、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想能力。采用分层次教学,建立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机械制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字:思维能力;模式;探究;兴趣

中图分类号:TH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224-01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具有教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历届学生学习情况来看,机械制图考试及格率都比较低,学生难学,老师难教。过去部分学生曾经有一种偏见,认为:只有预先具备了充分的空间想象力,才可能学好机械制图。事实上,这门课程本身就有培养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的特殊使命。所以,具备充分的空间想象能力应该是学习机械制图的结果,而不是学习前必须的条件。

我从事机械制图教学2年,经过短暂时间的教学,慢慢的我也从中积累一些经验,也学到很多东西。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课班级期末考试《机械制图》的及格率90%以上,下面就浅谈一下我的几点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

机械制图自始至终应用初等几何的原理及其投影方法来研究:

1.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的图示法。那么同学们在学习应该明白一个问题,掌握各视图投影方式法及标注;视图为什么这样分类?为看图和画图方便,表达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形状的机件;何地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位置配置关系;何时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应用范围;如何画视图?视图投影规律及各视图特殊征表示表示方法。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

2.在平面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我们经常注意空间几何的分析和空间问题与片面图样见的反复关系。这种“从空间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间”的反复研究和思维的过程,就是机械制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发展。

二、实践教学

按性质来说,本课程是一门基础技术课,因此它的实践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里研究几何问题,是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的基础上,论证了解题的一般方法就满足了。但在机械制图学习中,解决问题就必须精确地把图画出来。假如学生只能从理论上叙述和证明问题而作不出来图来。那么实际上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为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1.必须着重研究各种图例,复习时不宜停留在单纯地阅读,应在阅读的同时用制图工具在图纸上描绘所有的作图方法。这样,不但易于了解课文内容,且能确实掌握其原理及具体应用。

2.经常进行系统的投影作图练习,对所学每一章节,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来巩固它并在一定阶段,必须按时完成综合性的图解作业。

3.有意识地培养、细致和耐心的优良作图,如果学习中遇到有模糊之处,应借助于模型来研究解决;对全部图解作业个习题;必须用圆规个直尺来完成,要求养成作图精确和圆面整洁的习惯,不得徒手绘图。

三、模型教学

在备好课的前提下,我觉得要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离不开一位重要的工具朋友——模型。因为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而目前我国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所以机械制图课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我会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课后的练习,我让学生先根据图形想象空间结构,如过有困难的可以借助橡皮泥,或者日用纸版,自己动手构出模型。这样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要学好制图这门课,练习是很重要的。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可提高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训练了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画法几何学》.大连工学院工程教研室编

[3]钱克强.《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甘瑞霞.《机械制图实用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许果,男,(1987.2—),四川邻水人,毕业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