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方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方帆

方帆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方法: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6年1月起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随机选取推行前(2015年1-12月)患者117例、推行后(2016年3-2017年3月)患者120例,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护理质量,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推行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推行前,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推行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79-01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随时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症状,需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但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时,护理措施多遵照医嘱进行,主动性、预见性比较差,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后,可提升护理效果。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6年1月起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较为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6年1月起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随机选取推行前(2015年1-12月)患者117例,男63例,女54例;年龄36~80岁,平均(58.7±2.7)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43例,心血管疾病31例,脑血管疾病28例,其他疾病15例。另选取推行后(2016年3月-2017年3月)患者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33~81岁,平均(59.4±2.9)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45例,心血管疾病30例,脑血管疾病29例,其他疾病16例。推行前后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前,重症监护室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遵照医嘱进行。推行后,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平衡工作负荷以护理组长责任制为基础,对工作模式做出改革:评估患者危重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类,分别为轻、中、重;设置专业护理小组,包含小儿护理组、大血管护理组与重症心脏瓣膜病护理组。安排护理人员负责的患者人数时,结合其年资、职称、能力,相对平衡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1.2.2注重基础护理与安全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工作,适当增加护理次数,尤其夜间时,增加至4次;对基础护理内容作出规范,将专科基础护理内容加入其中,如胸部体疗。坠床、导管滑脱等为重症监护室患者较易发生的不良事件,建立起评估与再评估危险因素的制度,各类管道用标签标识,区分静脉药物与非静脉药物时,可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1]。

1.2.3提供人文关怀基于重症监护室的特殊特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时,要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如微笑服务、改变称呼等,与患者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患者需求做出调查,以此为依据调整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需求;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合理安排家属探视,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良好的支持,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健康教育系统化实施,促进患者自护能力的增强[2]。

1.2.4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结合重症监护室特点,制定并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如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标准等,并认真在落实、执行。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护理质量(包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及危重症护理,每项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调查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推行前,117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例,发生率6.8%;推行后,12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例,发生率0.8%。推行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推行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推行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推行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推行前后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比较(x-±s)

注:与推行后相比,*P<0.05

3.讨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病情非常严重,情况复杂,加之需要使用较多的仪器,导致护理工作任务量与繁琐程度提升,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护理技能要十分娴熟,并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及综合素质,以能有效的应对突发状况,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3]。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转变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为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积极的营造良好的诊治环境,并主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同时,优质护理服务中改变原有的安排工作方式,结合护理人员的年资、经验等合理安排,每名护理人员负责2~4名不同危重程度的患者,平衡工作负荷,减轻工作压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可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促使患者良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蕾.重症监护病房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13):102+104.

[2]毕静静,刘洪燕,张楠.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195-196.

[3]高丽琼,郭佳.浅谈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J].华西医学,2014,32(11):216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