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情境创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谈数学情境创设

黄军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级中学黄军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1.以趣味材料来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理解。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求知欲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求知欲上下功夫。例如,在介绍对数之前,我出了一道趣味问题:假设某城市有800万人口,现有一人带来一个好消息,在该城市传播。若每隔一个小时,每个知道此消息的人都传播给另外俩人,问一昼夜间这个消息能传遍全城每位居民吗?

一开始,学生们都认为不可能,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1小时后,有1+2=3人知道好消息();

2小时后,有3*2+3=9人知道好消息();

3小时后,有9*2+9=27人知道好消息();

猜想,n小时后,有3+9+27+------=人知道好消息,那么当n≤24时,能有>800万吗?学生摇头,我说:“学习了对数之后,你们一定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从而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中。

2.创设“美感”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享受感

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创设学生的数学美感,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产生一种探索研究问题的要求。

3.通过知识之间矛盾冲突来来创设情境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有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观察,探究原因,而每一种原因都诱发学生的问题,导致知识之间矛盾冲突来来创设情境。

4.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来创设情境

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有时出现如不学习新知识,则问题将无法解决。而解决了问题后,要说明解题过程的正确性,不用新知识也无法说清楚,而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问题的全过程,能有效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出发,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体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理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创设“数形结合”情境,使学生对数学具有奇异感

利用数形结合法进行教学,它不仅可以把优美的解题过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而且给学生带来层次分明的思维训练,使学生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消除一部分学生因数学的抽象性而产生的畏惧、厌倦情绪,因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适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由数到形,由形探数,往往可化抽象为直观、准确地把握住解题的思路与安排好解题的层次。

6.创设“发散思维”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新颖惑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善于引发学生思维,创设发散性思维情境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7.创设“期望”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有成功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境,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学习中的愉快情境就会建立起来,从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已操作、探索、思考,让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体会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你六根火柴棒,能搭出四个正三角形吗?学生拿到火柴棒后积极动手操作当有的同学突破平面搭出正四面体时,我不禁拍手叫好,动情地说:“这就叫冲出平面,走向空间”,那么什么是立体图形呢,它具有哪能些特点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动手操作的成功感,获得了知识,为后继学习鼓舞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既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又使学生的求知需求得到满足,激发起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变为“爱学、想学、会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