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术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急诊PCI术的护理体会

金红玲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AMI患者的主要目标是抢救可逆性缺血组织,早期快速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性总结急诊PCI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经验。接诊急诊PCI患者,要分秒必争,时间就是心肌,快速的做好术前准备(口服抗凝剂、抽血、备皮、行碘过敏试验、左上肢置入静脉留置针),同时不可忽略的就是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突然发病和持续疼痛,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感,因此,我们要耐心的向其讲解疾病的危害性和手术的大致过程,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将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在90min以内;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主动处理;术后耐心、细心的护理,及时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配合医生处理,稳定患者情况,促进早日康复。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康复出院。结论:PCI术后良好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术后恢复有密切的关系,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33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其来势凶猛,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力衰竭,造成患者死亡。AMI患者的主要目标是抢救可逆性缺血组织,早期快速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的最佳措施之一[2]。2015年6月—2015年12月间我科已成功为18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均顺利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8例急诊PCI患者,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约为59.8岁,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间壁3例。

1.2方法

患者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氯吡格雷300mg口服,抽血,备皮,行碘过敏试验,左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后送入导管室。根据具体情况取右股动脉穿刺,根据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确定介入方案。术后送回CCU病房监护。

2.结果

18例患者全部血运重建成功,术后出现室早6例,局部血肿3例,消化道出血1例,低血压5例,尿潴留2例,经过有效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措施,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3.护理体会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突然发病和持续疼痛,会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甚至濒死感[3],因此,护士在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该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介绍PCI术的过程、必要性、迫切性以及预后,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并用成功的例子安慰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快速完善术前准备(1)接诊患者后立即协助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2L/min,持续心电、呼吸、血压、指脉氧监测,协助医生做床边12导联心电图。(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一般选择左上肢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遵医嘱抽急查血常规、生化、凝血、血型及输血前检查等。(3)行碘过敏试验,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取碘造影剂1ml(30%泛影葡胺1ml),于静脉内缓慢注射,观察10~15分钟后判断结果,如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荨麻疹、心慌、气急等症状者属阳性反应,严重者出现休克[4],如无反应则为阴性,准确判断并记录结果。(4)行术前备皮,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

3.2术中护理

协助医生将患者置于平卧位,接好心电监护,连接静脉通路,生理盐水500ml缓慢静滴,以便用药。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2L/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心理,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不适,立即终止操作,给予对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过敏反应。

3.3术后护理

3.3.1常规护理(1)术后返回CCU病房,绝对卧床休息24~48小时,保持病室安静,术侧肢体制动24h。协助医生做床边12导联心电图,与急诊PCI术前的心电图进行对比。(2)术后48~72h应常规给予氧气吸入2~4L/min,可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挽救低氧的心肌细胞。(3)行床边心电监护,24h持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特别应注意血压的变化,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和预防术后低血压,目前的观点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时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多支血管病变应在急诊PCI术后再择期采取完全血运重建措施,因此,PCI术后的重点是稳定患者病情,为再次PCI做好准备。(4)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无心衰者,6~8h饮水1000~2000ml,注意多次少量,观察患者小便情况,注意造影剂肾病及低血压的发生,必要时遵医嘱行补液治疗。(5)术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6)股动脉穿刺部位用压迫止血器压迫6~8h,24h后伤口换药,解除术肢制动。观察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术肢皮温、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3.3.2并发症的护理

3.3.2.1恶性心律失常24h持续心电监护,床边常规备除颤仪和抢救车,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心电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室早、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以免演变为室扑、室颤而危及生命。

3.3.2.2局部渗血及血肿观察动脉鞘是否脱落,压迫位置有无偏差,压迫力度是否过松,及时协助医生更换敷料,重新加压包扎并且严密观察。

3.3.2.3低血压术中使用的造影剂为高渗液体,渗透性利尿,血容量不足,补液不充分容易引起低血压[5]。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每15~30min测量血压1次,当血压降低或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出汗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尽快开通三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术后补液,一条用于静脉泵入多巴胺,另一条则用于肝素等特殊用药,静脉泵入多巴胺的剂量和速度应根据血压的情况进行调整,使收缩压维持在90~120mmHg左右,血压要维持在适当水平,过高可增加心脏后负荷,过低可影响心、肺、脑、肾的血流灌注。更换多巴胺药物时不要有间隔时间,否则血压降低难以恢复正常,不主张突然停药,血压稳定后应缓慢下调多巴胺的泵入剂量或速度直至停药。

3.3.2.4尿潴留由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精神高度紧张及患肢制动,大小便需要在床上进行,部分患者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可能发生尿潴留。护士应该先进行诱导排尿,如可进行膀胱部位热敷、轻柔按摩、让患者听流水声等,必要时可行导尿。

3.3.2.5消化道出血[6]急性心肌梗死易诱发应激性溃疡,加之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严密监测血压,给予止血、扩容、输血、补充血容量等对症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

4.小结

AMI发生后应分秒必争,及早诊治,最初几个小时的处理对于预后有重大影响,因此不仅术者要有过硬的技术,我们护士也要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方法,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快速的做好术前准备,将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在90min以内,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主动处理,术后耐心、细心的护理,稳定患者情况,促进早日康复。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将全程介入护理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8.

[2]马长生.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与策略[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

[3]LeeperB.Nursingoutcomes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tions[J].JCardiovascNurs,2004.19(5):346-353.

[4]代倩.碘过敏试验的临床观察及造影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0:192.

[5]程敏.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手术后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48.

[6]杜洪伟,杨光,于波,杨爽.急诊PCI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1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