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朱恩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朱恩平

朱恩平

身份证号码:62010219791124XXXX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各施工环节或是各层面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等。就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结合施工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就施工现场管理而言,所关注的内容应包括现场技术规范、现场整体管理规划及施工人员管理等。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地基处理技术

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且由于我国国土横跨宽度较大,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针对不同地区城市开展建筑工程时,必须及时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我国部分地区的地下结构整体强度较差,且地下淤泥层、腐殖质层较厚,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因此在针对这种地质环境进行施工时必须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地质勘察活动对该区域内的地下层结构、软土类型、沉降程度、地下水位等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并通过使用换填、加固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软土的不同程度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提升地基强度,确保该区域地基满足建筑施工条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地上建筑的稳固性。

1.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基于城市化进程、人们针对建筑项目日渐提升的要求、建筑项目性能的不断提升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筑项目设计及施工期间必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而其中电气接地施工便是安全控制的主要环节。建筑内部施工过程中,接地施工技术是必备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建筑项目安全的基础条件。当前建筑项目所采用的结构多为钢筋与混凝土,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属于电气接地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应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建筑物在雷雨天气中降低损坏风险。

1.3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环节,防水处理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结构稳定性和外观等均具有关联,因此,防水施工技术也成为近年来有关领域针对建筑事业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物中洗手间与浴室等均属于必备空间,这些空间的用水量较大,若建筑物的防水质量不佳,将会导致室内漏水情况的发生。基于此,在项目施工期间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其中后浇带防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中,后浇带需要设定在受力与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控制在30m~60m,宽度控制在700mm~1000mm。

1.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不小于1m的水泥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四点问题。第一,因为大体积混凝结构自身的内外温度差较大,所以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输入,否则将出现表面裂缝现象,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第二,大面积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相关工作人员在确保其各项原材料配比符合相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要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防止其因为搅拌不合理引起各方面的后续应用问题。第三,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浇筑等多种方式,工作人员要依据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形状、结构特点等,科学选择适宜的浇筑方法。第四,大体积混凝土在完成浇筑环节后,还必须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较为科学的养护。目的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平整,无网状缝隙和裂隙。一般在经过两个星期的科学养护后,当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和周边环境的温度差不大于20℃时,即可养护。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2.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掌握着建筑工程的一点一滴。因此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施工人员。不能选择没有责任心、素质低下的施工人员,这样对于建筑工程没有保障,反而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所以要再选择施工人员的时候就要慎重考虑。公司可以定期开展宣传讲座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施工队员的素质水平,为他们培养灌输好一些安全意识。这样他们才会将安全意识牢牢的记在心中,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能够想起安全,这样施工建筑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2完善工程监督制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的监管。这样不但可以了解施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还可以掌握施工的进度,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工人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并且这些操作过程没有监督,就会对工作产生很多严重的影响。导致建筑施工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这样以后居住的人也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样是对未来居住者和社会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完善好工程监督机制可就可以及时纠正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作的正常进展。因此,建筑公司要落实工程监督制度,减少因监管不到位而引发了许多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2.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与机械设备的管理

虽然建筑施工内容较广泛,建筑材料种类较多,为了有序进行施工,在所有材料进场后,要加强材料管理,做好现场材料管理工作。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如下:确定材料管理目标;根据材料性能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火工作;了解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并熟悉不同材料的建设需求和质量要求;掌握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材料供应计划;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机械设备对整个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作用,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操作行为。

2.4制定管理条例,全面落实实施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之后,要针对实际管理环节、管理任务细化管理条例,明确划分技术管理责任,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复杂且烦琐,涉及的环节众多,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施工前期、施工进行时期、施工后期,都应该做好全面的管理,让每一个管理环节有效衔接,充分协调各部门人力资源,只有全部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管理条例的制定,需针对工程招标、图纸设计、施工实践、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以国家法律法规、建筑执行标准为框架进行。由此要求管理人员切实认知到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严格的与建筑工程项目所符合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逐步、逐层细化施工管理责任。后续召开管理会议,大力宣传,确保房建施工部门、施工小组以及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全新的条例和管理细则。这样可促进管理科学、规范、系统化实施。

结束语

建筑施工需要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吸收优秀先进的技术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的开展。要严格的审查图纸,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的预算准备,处理好施工现场。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不断的完善工程监督制度,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是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使建筑公司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毛龙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7(36):105.

[2]陈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24):267+272.

[3]冯文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44.

[4]陈喜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