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

杨颖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患者共50例,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患者在ICU呼吸衰竭护理中采用仰卧位通气技术,观察组患者在ICU呼吸衰竭护理中采用俯卧位技术,两种方法都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体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症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其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良好,宜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技术;ICU;呼吸衰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217-02

俯卧位通气技术是目前在ICU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通过借助于呼吸机,让患者采取俯卧式体位,能够使得患者的肺部得到有效的扩张,同时改善通气灌注的比例。相较于仰卧位通气技术,俯卧位通气技术能够更好的排除患者的引流分泌物,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气,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俯卧位通气技术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10例,ARDS患者10例,慢阻肺患者20例,外伤患者1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4.25±1.03)岁。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1~29岁,平均年龄(43.23±1.12)岁。对照组患者在ICU呼吸衰竭护理中采用仰卧位通气技术,观察组患者在ICU呼吸衰竭护理中采用俯卧位技术。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类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仰卧位通气技术,使用德尔格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采取仰卧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助通气,并视患者的耐受程度,对仰卧姿势进行调整[1]。观察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技术,使用德尔格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采取俯卧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天进行俯卧位辅助通气2次,每次持续时间可达1小时,并视患者的耐受程度,对俯卧姿势进行调整[2]。首先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充分评估,对于清醒患者,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俯卧位通气技术,做好翻身前的准备工作,在护理实施前半小时,暂停鼻饲防止食物的返流,护理人员要检查好留置管长度并固定,同时充分吸取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及分泌物,同时取下患者的心电导联线,避免长时间的俯卧产生压疮。其次,在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医护合作,医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由一人发出口令,其余三人同时将患者平稳托起,移向床的一侧,小心翻转病人转为侧卧并抬起上半身,再在患者双肩部、胸部、髂骨、膝部、小腿部及骨隆突处垫上柔软的枕头或敷料,头部垫入头圈,垫高20°~30°,接通呼吸机管道后立即开放引流管,注意在患者的头部和颈部留出一定的空隙,避免导管发生位移。翻身后处理:把头部,头下垫凹形枕或马蹄形枕,使颜面部悬空,可避免人工气道的受压,患者的双手可平行置于身体的两侧或头的两侧。检查管道通畅及保证心电监护导联线位置正确。整个翻身过程均需要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SPO2情况,及时利用排痰仪对患者的胸部进行体疗,密切观察导管的连接情况,避免脱管,并视患者的病情,设定具体的参数。

1.3观察指标

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对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资料数据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不同通气时间段的PaCO2及PaO2指标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通气时间段的PaCO2及PaO2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体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两组患者通气24小时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率频率进行测量,对照组患者的心率频率为(74.24±1.47),呼吸频率为(12.01±1.77),并发症发生率为5例,占对照组患者总人数的20%;观察组患者的心率频率为(97.96±1.56),呼吸频率为(17.48±2.13),并发症发生率为1例,占观察组患者总人数的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且并发生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统的仰卧位通气技术尽管能够更加全面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但是在患者撤离呼吸机后,由于体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肺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采用俯卧位通气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长期卧姿对心脏的压迫,避免胸腔的长期挤压对脏器官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灌注治疗效果[3]。另外,采用俯卧式通气技术能够对患者的血流和通气进行重新分布,使患者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自身的脏器功能不被影响,使得患者的呼吸顺畅,从而帮助患者减少功能衰退的发生率,改善重症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体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十分良好,宜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雪芩,刘永刚,杨名钫.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1(06):2721-2722.

[2]郭梅萍,岳茂兴,郑琦涵.俯卧位通气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05(04):314-316.

[3]张冰.俯卧位通气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08(09):96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