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中行车安全事故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地铁中行车安全事故防范

周平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地铁作为大城市之中的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便捷、快速、准时准点、安全等受到了城市实名的青睐。对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市民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地铁行车安全需要每个市民的注意,需要每个人的力量才能保障列车运行的健康性,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防范

引言

随时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适应城市市民对共同交通的方便快捷的要求,地铁建设正在国内各大城市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地铁因其建设的复杂性,管理困难,运营都存在着极大的行车风险,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正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就地铁行车安全中降低事故发生率做简要分析。

1行车安全概念

地铁的产品是乘客的位移,实现位移的必要手段是列车运行,我们通常把列车运行工作称为行车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称为行车安全。行车安全是地铁运营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它的质量指标是衡量地铁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2导致地铁行车事故因素

地铁在行车与运营管理中有各种各样很复杂的系统组成,但总结出来也无非是人、机、环三者互相配合的系统,并且这三个系统很难独立割裂。因此要保证地铁中的行车安全就必须协调和平衡人、机、环三方面。通过几年来我国地铁事故分析可知:人、设备、社会灾害是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

2.1人为原因

从近年来的地铁行车事故原因统计表可以看出:一般性事故通常都是因乘客不遵守行车安全而导致的,而险性事故通常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的。人的因素是导致地铁事故的重要因素,原因有:一、拥挤。比如在2014年11月份的早上,成都地铁一号线的一名女性乘客在上车时由于拥挤在车门关闭上手臂没有及时拿回车厢内,导致手臂被车门夹至骨折。二、不慎落入轨道和故意跳轨所致。近年来,因乘客落入轨道导致地铁发生延误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地铁的行车安全。一旦有人掉入地铁轨道,将会对地铁全线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地铁不能正点运营以及调整各线路到点时间。三、地铁工作人员处理措施不佳。比如,在前方以及放生列车事故的时候后方的列车员依然运行这列车没有进行及时的停止,又或者在列车出现安全报警之时,列车员没有警醒依然运行着列车。

2.2设备原因

导致列车行车安全的设备有轨道、信号、供电、车辆等等,设备的安全性也是列车行驶中是否能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一、导致列车事故的主要因素在于列车脱轨。例如,在03年英国伦敦就在运行中脱轨导致列车撞在了隧道墙上,造成多名乘客受到伤害。二、列车供电是否稳定也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03年上海地铁因列车突然停电导致列车停止运行了一个多小时。后发现是由于列车蓄电池亏电过量导致突然停电。三、信号系统因素。信号是指引列车正常运行的指示,一旦信号出现异常将会导致列车排班出现严重的问题。

2.3社会灾害

地铁站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一旦发生火灾、毒气、爆炸等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危险,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行。近年来,社会灾害不断在地铁公共场所发生,例如伦敦地铁中遭受恐怖分子袭击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3如何防范地铁行车安全事故

3.1加强乘客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大多数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都是一些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而乘客的素质对于地铁的健康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市民地铁乘车安全意识教育,防止人为因素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应加大对乘客在发生地铁安全事故时如何有效自救以及阻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方面的知识宣传。例如,各地铁站应通过车厢内的视频媒介不断向乘客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或者排放乘车安全宣传手册。同时,对于列车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岗位责任感宣传教育,防止因玩忽职守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地铁行车准则,遵守规则。

3.2定期对地铁运行等相关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地铁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于地铁各个设备的定期有效检测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例如信号是否正常,列车的阻燃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方面都应该进行定期及时的有效检测,同时也应该引进现金的设备对列车安全进行有效的预防,把列车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3.3建立自动监视和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使地铁能够有效健康的持续运行,地铁应建立完备的自动报警系统,有效的监测地铁事故的发生,达到提前预防提前修复的目的。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保证地铁的健康运营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已经成为地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报警系统对列车运行的全线进行监测,监管,一旦发生险情能有效的进行报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地铁安全检查

由于地铁等相关场所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密集公共场所之一,因此成为很多恐怖分子等先关危险性人员危害社会的首选之地。因此,就需要地铁等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进站乘客的安全检查。利用先进的设备对进站乘客进行安全检查,防止一些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地铁中危害社会安全。例如,伦敦地铁在发生恐怖袭击之后就引进了X光安检机以及警犬,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乘客将违禁品带入地铁之中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3.5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地铁的安全驾驶的质量,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优化,当前的管理制度片面关注驾驶,而在实际的事故之中,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都有相应的责任。在制度的完善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乘客安全乘坐规范的管理,保证乘客在乘坐过程之中不存在安全问题,同时,要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制度教育,加强职业责任感。

3.6提高建设质量

在现有的盾构法施工之中,盾构掘进操作会使得掘进所在地段的地层产生结构上的形变,从而影响该路段的地面情况。当掘进发生在现有隧道的下方知识,盾构操作对现有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更大。因此,为了解决施工技术中的难题,避免在施工之中产生的对现有地铁运行的安全影响,国家建设部门对现有的掘进技术进行了改良。为了防治在施工掘进之中的安全事故,我国施工部门现在,在这类工程的施工之中,一般会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工艺来对所挖掘的路段进行地层的加固的施工方式。

3.7地铁行车的环境管理

地铁行车环境与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在实际运行中地铁行车环境复杂多变,属于不可控因素。因此需要强化对地铁行车环境的安全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控行车环境情况,对于突发环境变化迅速作出应急反应,降低地铁行车事故发生几率。此外要通过专项业务技能培训,提升行车人员的环境适应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并在地铁行车内部,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各种环境情形进行模拟演练,深化行车人员的认知,以实现地铁行车安全管理。

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中共同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城市人民生活中经常出行的交通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国地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地铁行车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合适的应对这些因素的预防措施,已达成减少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仁珂.地铁信号系统联锁故障时如何确保行车安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31.

[2]赵宗建.广州地铁行车安全影响因子系统分析与对策[J].安全,2016,37(06):17-19.

[3]冯细乙.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5,22(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