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输血安全的护理

/ 2

手术室输血安全的护理

孙伟宗倩范光正

孙伟宗倩范光正(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11)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63-02

随着社会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安全输血已成为患者治疗的基本要求,而手术室迅速、有效、合理、安全的输血治疗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因此作为输血治疗过程中的最后具体执行者—手术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随时强化输血安全的护理,一丝不苟地按输血安全护理常规操作,防范输血意外的发生。

1输血前安全管理

1.1履行告知义务。

1.2及时留取患者输血前的血样。

1.3取血、输血过程双查对。

2输血中安全护理

2.1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2.2库存血安全加温输入。

2.3严重失血患者的输血安全

2.3.1在病灶未查明,未处理时,输血速度不必过快,待病灶切除后可适当加快输血速度。

2.3.2大量输血时,若输血量>800ml应更换新的输血器[1]。

2.3.3遵医嘱进行加压输血时,对有潜在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控制滴速或预防性给予强心药。在休克初步纠正后的继续治疗阶段,输液速度应适当控制。

2.3.4重视细胞外液的补充,力求输液输血科学合理。

2.3.5对于烧伤患者每输2000ml血应提醒医生查一次血气分析,严密注意出血倾向。

2.3.6术中护士应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输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成分输血护理安全

3.1红细胞输注的护理

3.1.1常温下输注400ml红细胞一般不超过4h。

3.1.2输注的红细胞制剂内不可加用任何药品。

3.2血浆输注的护理

3.2.1从血库取回的完全融化后的血浆应尽快输用并一次输完,在4h内输注,不可再冰冻。

3.2.2输注前检查半透明淡黄色液体,如见凝块切不可输注。

3.2.3在输注血浆时按医嘱结合患者情况严格掌握输注速度和用量。

3.3浓缩血小板输注的护理

3.3.1血小板输注前要缓慢摇动血袋,以保证血小板的输注质量。

3.3.2输注速度要快,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每分钟80-100滴。

3.3.3因输注速度快,故在输注过程中护士不得离开患者,随时进行观察及护理。

3.3.4如同时输几种成分血,应先输用血小板。

3.3.5任何时候都不要剧烈振荡浓缩血小板。

3.3.6传递及输用过程中均应注意保暖。

3.4凝血因子(以冷沉淀为例)输注的护理

3.4.1冷沉淀的主要成分为第一因子和少量的纤维蛋白原,输注前应核对医嘱,根据医嘱要求的剂量输注。

3.4.2输注前应检查血袋有无破、漏、渗或其他异常。

3.4.3输注速度要快,以便取得最大的疗效,一般应在30min左右时间内输注完毕。

3.4.4观察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

4自身输血护理安全

4.1麻醉后手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4.1.1临床血液稀释的安全范围:成人Hct约为25%-30%,小儿约为20%-25%。

4.1.2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4.1.3术前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脏和脑血管疾病,凝血障碍,肾衰竭应禁忌使用该方法。

4.2术中血液回收及输入

4.2.1由于自体回输血装置和红细胞收集器的改进,可在血回吸的同时加肝素抗凝剂。

4.2.2适用于心血管,胸腹腔,骨科大手术。对腹腔脏器损伤、疑有肠内液、胆汁污染、细菌或恶性肿瘤细胞污染者为血液回收禁忌。

5输血并发症的护理

5.1过敏反应

5.1.1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一,从皮疹,红斑,荨麻疹到突然致死性过敏性休克,或喉水肿,支气管痉挛,喉痉挛而致通气障碍。

5.1.2护理首先立即停止输血,安慰患者,再遵医嘱用药。

5.2发热反应

多于输血后1小时出现,应先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吸氧,镇静,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激素,如患者畏寒,应给予保暖。

5.3溶血反应

多见于血型不合。立即停止输血,核对患者及供血者各种记录,将输血前后标本重做ABO和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保护肾功能,输液利尿,大量激素,必要时进行人工肾血液透析乃至透析换血疗法。

6输血后安全护理

6.1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输血记录单。

6.2再次检查发血单、血袋及输血记录单,发血单归入病历,将血袋上的产品质量编码及时贴在输血记录单上留手术室保存。

6.3对未输完的血制品,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

手术室输血安全护理除了要注意保暖,防止输血管道与针头分离及空气进入造成栓塞,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有无肺水肿,穿刺部位渗漏等情况发生,术中还要积极配合手术止血,密切关注患者血容量变化及伴随手术进程的各项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向手术医师、麻醉医生报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判断休克的程度,协助处理并在其指导下实时调整输血速度及输血量[2]。

参考文献

[1]杨红霞,荆庆会,梁近娜.临床安全输血现状调查与改进[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2):189-191.

[2]姜兰,熊碧君,安虹,董磊,陈燕,田潇潇.地震造成的失血性休克伤员手术中的输血护理.中国输血杂志,2008,21(8):6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