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何梦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何梦娟

何梦娟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62800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率。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综合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急救用时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可进一步缩短患者急救用时,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脑卒中;致残率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病突然,对急救要求十分高,存在较大的概率致残甚至死亡,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就临床治疗现状来看,针对急性脑卒中并未有特效处理方法,多是采取手术、溶栓等方案治疗。为帮助患者更有效的回恢复,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就需要做好急诊护理工作。急诊护理可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等,为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为确定急诊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本次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诊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2.6±3.8)岁,缺血性脑卒中29例,出血性脑卒中1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8±4.1)岁,缺血性脑卒中32例,出血性脑卒中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①院前急救。与患者或家属保持通话,通过急救电话了解主诉,对患者病情进行合理推测,然后指导患者或者家属来展开自救,将口腔内残留污物清除干净,调整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出现误吸。并且要将患者上衣敞开,但是要注意不得随意服用药物或者饮水。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且重新对患者病情做全面评估,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其瞳孔变化,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做好准备工作后及时转运[1]。如果患者意识还比较清醒,护理人员应给予其鼓励,尽量消除其紧张不安的负性情绪,同时给予镇静等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低血压、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必须要立即展开抢救,将患者气管切开,给予吸氧和溶栓。如果患者舌后坠,需要应用开口器将舌头钳拉开,且需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即便是在转运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监护观察,对患者各项证明体征监测数值进行如实记录,完成输液管理、分泌物以及血样采集,且提前与院内急诊科联系沟通,以便于准备好手术器械和急救药品,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急救护理[2]。

②急救护理。在对患者施以急救时,护理人员需要遵医嘱,将患者调整为平卧位,调头偏向一侧并稍微抬高,配合医师快速进行溶栓。存在6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如果血压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预后,就临床资料研究可知血压超过200mmHg以后每升高10mmHg神经功能退化就会增加40%,因此整个急救过程必须要重视血压水平的动态监测,避免血压骤变而对患者身体产生损伤,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措施应对处理。

③术后护理。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误吸等,对预后影响非常严重。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锻炼腹式呼吸,部分排痰困难的患者可在餐前30min或餐后2h通过体位引流来进行排痰,对口腔内分泌物以及呕吐物做全面清理,避免误吸甚至窒息,确保呼吸道畅通[3]。另外,还应根据患者病情帮助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其多食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低脂易消化类食物,且进食速度要缓慢,将床头调整到45°左右辅助进食。对于部分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需要给予鼻饲流质饮食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救用时和住院时间,并观察患者在急诊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认两组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²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救用时比较

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用时时间,观察组在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急救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致残率与死亡率比较

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结束后致残率与死亡率,观察组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危急重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必须要重视抢救黄金时间中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致死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可知,急诊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可靠的院前急救护理,促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能够逐渐趋于稳定,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常规护理干预,急诊护理所需急救时间更短,且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春英,江英.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183-184.

[2]曹琳娜.优质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230+233.

[3]黄惠芳.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