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吕鹏

(长春市人民医院骨科吉林长春13005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就我院在2014年9月—2017年9月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记忆合金形状环抱器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对疼痛、功能、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治疔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跟负重恢复时间等治疗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患者(t=3.14,P<0.05;t=-2.68,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75-02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作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是较为常见的。临床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多是高龄老年患者,在出现了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之后由于卧床等原因还会伴随有骨量的流失,并且此类骨折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临床治疗的困难进一步提升。本文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就我院在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7.1±5.1)岁,所选患者为髋关节首次置换术后时间为5~43个月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行手术治疗。对40例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具体治疗之前采取X线检查,并对假体锁定的螺钉长度进行测量。对20例观察组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取患者的患肢股骨大转子处做一长约6cm的切口,切开患者的阔筋膜,直到股骨远端得到充分的暴露,然后在X线下进行闭合复位处理,在假体所在部位应用螺钉进行单层骨皮质的有效固定[1]。在完成上述固定工作之后,进行骨折断端的钢板内固定,随后关闭手术切口,手术完成。2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在结合患者骨折实际病情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然后于股骨外侧作切口,使得骨折断端得到充分的暴露,在此之后进行骨膜的剥离处理并行骨折复位后。在骨折近端进行固定处理,然后在确定固定确实可靠性的基础上关闭手术切口[2]。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就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评价指标包含有疼痛、功能、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度这四项指标,并将四项评分相加的值作为最终评分,其中治疗效果优表明评分大于等于90分,治疗效果良表明评分在80~89分之间,治疗效果好在70~79分,低于70分表明治疗效果差,此外就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恢复时间这两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两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两个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检验标准a=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00%,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有了显著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具体见表1。

2.2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1±4.1月,负重恢复时间为6.1±2.1月,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18.7±5.1月以及8.6±3.6月,时间上有了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5;t=-2.68,P<0.05)。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多是一些老年患者,其在日常生活中还容易因为出现各种事故,并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折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当前多采用的是记忆合金环抱器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模式,其中记忆合金环抱器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固定物容易滑脱以及骨折端分离的发生率比较高等诸多缺陷,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预后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3]。而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模式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缺陷的出现,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了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来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具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术后快速恢复意义重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瑞清.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4):166,176.

[2]李儒军,林剑浩,寇伯龙,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7,(15):906-913.

[3]许文波.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6.

[4]Comparisonoffemoralneckfracturehealingandaffectedlimbpainafteranterolateral-approachminimallyinvasivetotalhipreplacementandhemiarthroplasty[J].海南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2017,(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