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治疗内耳性眩晕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治疗内耳性眩晕效果观察

孙治国

孙治国河南省唐河县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3400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在内耳性眩晕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200例内耳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两组均使用山莨菪碱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在内耳性眩晕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优化治疗效果。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山莨菪碱;内耳性眩晕;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193-01

眩晕属于一种运动幻觉,主要来自人体机体对自身以及周围事物的感应,患者可自觉自身以及周围事物在不停地发生旋转或移动,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盗汗现象,且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1]。内耳性眩晕在临床上又被称作是美尼尔综合症,内耳膜迷路积水是该病症的主要发病基础,临床研究尚未发现该病症的具体致病因素[2]。临床治疗内耳性眩晕时,多使用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是疗效难以令人满意。本研究中,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对观察组100例内耳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该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200例内耳性眩晕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以确诊,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共计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29~79岁,平均年龄为56.5岁;对照组中共计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为27~75岁,平均年龄为55.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因此可进行对比研究。

病例排除标准:(1)患者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如颈性眩晕等;(2)参与本研究前2周内接受过相应治疗的患者;(3)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4)难以配合本次研究与治疗的患者,或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护理人员均按照常规治疗指南使用10mg山莨菪碱对两组患者实施对症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该药物的生产公司为安徽第一生化制药厂,产品生产批号为1022558。具体治疗方法为:把60mg丹参酮ⅡA磺酸钠加入至25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日1次。两组均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头晕等均消失;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头晕等均有显著缓解;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头晕等均有一定的缓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使用t和X2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痊愈为75例,显效为15例,有效为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痊愈为55例,显效为16例,有效为8例,总有效率为79%,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由专业检查人员对所有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情况。

3.讨论在临床上,山莨菪碱属于治疗内耳性眩晕的常用药物,对于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有着一定的效果。有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属于一种单体化合物,主要是是磺化反应的合成物。该治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显著较高,该药物的治疗作用主要有:(1)消除炎症,缓解血管的内皮损伤,加快患者恢复速度;(2)具有抗氧化、扩血管的作用,且能够显著地改善血流变,对机体内的钙内流等不良现象也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在内耳性眩晕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综上可知,在内耳性眩晕的治疗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疗法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莫顺景.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伍山莨菪碱治疗内耳性眩晕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423-424.[2]倪永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内耳性眩晕68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41,143.[3]丁砚兵,沈洁.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内耳性眩晕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