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研究王小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研究王小平

王小平

潜江市龙湾镇卫生院433139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共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比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在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对比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1例,其它感染2例;对照组泌尿系统、肝功能、切口以及其它方面均出现感染;两组结果对比除其它感染之外,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肝硬化;临床效果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也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且肝硬化患者伴胆囊结石的概率比健康人群要高2~5倍[1]。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不同程度的病变,肝脏储备功能减弱,凝血机制出现异常,且伴门脉高压风险。胆囊结石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的手术风险较高,手术死亡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也不断提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共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6.98士4.32)岁。观察组41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5.97士4.21)岁。患者进组前经过多项检查均确诊为单发或多发胆囊结石伴肝硬化,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剩余患者知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取头高脚低位,使用传统腹腔镜三孔或四孔法取孔,建立CO2气腹,解剖Calot三角,以吸收夹夹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烧灼胆囊床,放置引流管[2]。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取右上腹经腹直肌部位开腹,后解剖Calot三角,分别切断并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缝合胆囊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认引流管的放置。术后密切监视患者各项体征,给予补液,抗生素等治疗[3]。

1.3判断标准

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比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在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对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2,观察组41例患者,肝功能异常1例,其它感染2例;对照组泌尿系统、肝功能、切口以及其它方面均出现感染;两组结果对比除其它感染之外,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胆囊结石在临床也归类于胆石症,是人体胆道系统中的多发性疾病。临床按照结石部位对胆石症进行分类,常见的为胆囊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等。实际情况下,单一结石有发生的可能性,但较为罕见,一般胆道病变产生结石的患者,往往几种不同类型的结石都可能存在于患者体内,目前较为常见的结石均产生于胆囊内,仅有极少患者会在胆管中产生结石。肝脏是人体产生胆汁的唯一重要性器官,同样也是致石性胆汁唯一产生的场所,研究表明肝脏与胆囊结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异常,胆汁酸池相比健康人群减少,而胆汁又是通过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膜所合成的,由此肝硬化患者的胆汁细胞合成器出现水肿、胀大等症状,进而脱颗粒数量减少,胆汁池也相对减弱,此种状态下极易形成结晶沉淀,这种双极性分子有较强的乳化作用,使存储的胆固醇大量析出,形成结石。腹腔镜手术自被应用于临床后,受到广泛好评,包括胆囊摘除、子宫摘除等等手术均可使用腹腔镜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是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在短时间是内患者就可结束住院,恢复正常生活,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可以节省部分住院费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手术风险比单纯性的胆囊类疾病手术风险高,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异常,伴有门脉高压,术后极易出现感染及并发症,传统开腹手术由于出血量大、患者承受的手术痛苦较大,术后恢复慢,从而增加了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甚至会出现死亡风险[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术中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在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泌尿系统、肝功能、切口以及其它方面均出现感染。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虽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但临床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程和症状特点,结合医师多年的治疗经验,选择最适宜患者的手术,如此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永欣,张海峰.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07):41-42.

[2]秦菊芳,吴雅荣.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5,(12):2004-2006.

[3]刘浩润,崔洪涛,李为民,赵洪强,许帅,王义真,刘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合并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体会[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5,(06):350-352.

[4]粟劲松.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50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