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病因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结肠黑变病病因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宋芳

宋芳(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医院内科250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应用,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与蒽醌类泻剂关系的临床研究报道很多,该文就此类文献从理论学说及临床病例进行了分析、归纳,系统概述了目前结肠黑变病发病原理及与蒽醌类泻剂的关系。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蒽醌类泻剂;理论学说;临床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1-01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MC)是指肠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褐色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出现花斑状、网条状、颗粒状或鱼鳞状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呈间断或连续分布,致使整个肠腔变暗[1,2]。

1病因研究的理论学说

1.1蒽醌类泻剂致病理论学说1928年Bartle提出了MC与蒽醌类泻剂的使用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口服蒽醌类药物是引发MC的主要原因[3]。

1.1.1目前临床应用的蒽醌苷类泻下剂中成药[4]这类药大多均为含蒽醌类的刺激性泻药,如大黄、芦荟、番泻叶、决明子等药物都含有蒽醌苷类成份。

1.1.2MC由蒽醌类泻剂引起的发病学说[3]有吸收学说、刺激学说、损伤学说。

1.1.3蒽醌类泻剂致病的可能作用[3]包括局部刺激、肠上皮细胞凋亡、色素沉着等。

1.2其他致病理论学说2000年Regitnig等[5]研究提出了细胞凋亡学说,学说认为,细胞凋亡增多是MC产生的基本机制。另外还有滞留学说、酶异常学说[6]。

2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2.1MC的检出率与蒽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呈正性相关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柳茂森医师[7]统计电子肠镜诊断为MC的56例患者,电子肠镜检出MC的检出率为1.02%,国内报道检出率为0.06%~5.9%[8]。其中患者>60岁占62.3%,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占87.5%,与文献报道相似[9,10]

2.2蒽醌类泻药致病作用的临床及发病机理研究

2.2.1肠上皮细胞凋亡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庞红全[11]医师统计52例本院结肠镜检查诊断为MC的患者,46例表现为便秘,其中40例有口服泻药历史,最长者用药达30余年,药物种类多以蒽醌类泻下药为主,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麻仁润肠丸、新清宁片、果导等,多为一种“便秘———口服泻药———停药———便秘复发或加重———口服泻药”这样的恶__________性循环。

2.2.2色素沉着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消化内科的王淑萍[12]医师统计46例MC患者,以便秘就诊者37例,便秘病程最长20年,最短3年,便秘患者均有长期不同服用复方芦荟胶囊、排毒养颜胶囊、麻仁滋脾丸、番泻叶、大黄、果导等蒽醌类泻下药的病史。王淑萍医师认为,泻药中所含的各类色素是致病的根本原因。

3MC与结肠癌和息肉的关系一些文献报道结肠黑变病史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并与肠息肉有一定关系。李风玲等[13]报道32例结肠肠黑变病人,并发结肠癌2例,结肠息肉4例。赵淑荣等[14]报道17例MC患者,发现结、直肠息肉5例,且以腺瘤样息肉多见,病理为管状腺瘤3例,混合性腺瘤1例。

4讨论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以上资料结果存在着局限性,不能揭示结肠黑变病发病机制的全貌。同时,对于结肠黑变病的病因以及MC的神经损伤机制,尚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中做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工作。

此外,对于结肠黑变病的治疗、预后、转归、恶变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从事肠胃病研究的科研和临床人员,通过现代科学的实验室研究、大量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探索性的治疗,必定会对结肠黑变病的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1]李长峰,王哲,张斌,等结肠黑变病70例临床分析[J]记录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6):828.[2]张志坚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01,7(12):738.[3]万金志,徐新军,郭慧学,方炜,刘佑波结肠黑变病色素性质和病因与泻剂关系的研究与问题[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4):227-229.[4]高素强,贺鹏长期应用含蒽醌苷类中药泻下剂致结肠黑变病的问题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88-2089.[5]RegitnigP,DenkH,LackofPseudomelanosiscoliincolonicadenomassuggestsdifferentpathwaysofapoptoticbodiesinnormalandneoplasticcolonicmucosa,VirchowsArch,2000,436(6):588-594[6]李素玉,何英结肠黑变病50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A):3453-3454.[7]柳茂森电子结肠镜对56例结肠黑变病的诊断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298.[8]彭海霞结肠黑变病内镜资料分析[J]上海医学,2002,25(1):59~60.[9]赵曙光,黄裕新,闻勤生,等结肠黑变病22例内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53-54.[10]徐蓉结肠黑变病16例分析[J]中国肛肠杂志,2000,20(12):22-23.[11]庞红全,邓立功,白雪松52例结肠黑变病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66-67.[12]王淑萍,姜波,王景波46例结肠黑变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4):39-40.[13]李风玲,韩玉山,杨健结肠黑变病内镜检查分析[J]中国综合杂志,2003,19(3):256.[14]赵淑玲,王新美,刘翠芬大肠黑变病17例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