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致心肌埂塞病人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老年抑郁致心肌埂塞病人心理护理

张伟

哈医大四院中心导管室150001

摘要:老年人由于退休、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改变及家庭关系因素,是老年人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抑郁质的老年人又有主观感受性高却耐受性低,顾虑偏多,感情不易外露、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如患有心肌梗塞时,由于体质弱、抵抗力差、病情凶险、生活不能自理等特征,易产生孤独,焦虑,悲观,绝望等心理。而这些不良心理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负荷加重,加重病情,影响预后。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心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关键词:老年人;抑郁质;心肌梗塞;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

笔者对近期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性格测试,抽取四名老年抑郁质心肌梗塞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60岁,工人。典型表现:均有心前区疼痛表现,疼痛时间长,经休息,口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检查:T波倒置,S-T段向上抬高,深宽的Q波,血清心肌酶测定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2.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1焦炉:由于老年抑郁质心肌梗塞患者,年龄较大,阅历多,情感不易外露,敏感多疑,特别是心肌梗塞急性期的病人,1-3周内需要卧床休息,常常产生焦虑心理。我们队这类患者要认真介绍发病原因,加重诱因和预防方法,从跟本上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给患者以信赖感,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使其和医护人员一道以热情,乐观的态度影响病人,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2-2孤独心理:抑郁质的人不善言辞,对住院环境及同室病友均感陌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常来探视,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我们针对这种心情,首先要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照顾患者,经常和患者贪心,了解患者需要什么,尽力给与满足。介绍病友使之相互熟悉,彼此了解,帮助患者适应环境,进入病人角色,从而消除孤独心理。

2-3悲观,绝望心理:患心肌梗塞的老年患者由于有很长的心脏病史,体质差,抵抗力弱,住院时间长,对自己疾病的好转丧失信心,如果亲友队自己体贴不够,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针对这种心情,我们要对患者多讲一些治疗效果好的病例,积极帮助病人充分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护理体会

3-1临床实践证明,实施心理护理,是全面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不同性格类型的人,队同一种疾病所产生的心理也不同。我们要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年龄,佳通社会背景,疾病严重程度,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3-2护士对患者的影响

3-2-1护士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可以消除患者的不信任感。

3-2-2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主动接近病人,关心病人生活,有良好的医德,崇高的使命感,紧迫的责任感,深切的同情心,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消除患者不良心理。

3-3家属对患者的影响

3-3-1老年人,常把亲人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而抑郁质的老人又特别敏感多疑,亲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老人产生很大影响,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是保证病人情绪稳定的关键。我们首先要让家属懂得情绪对心肌梗塞的影响,任何不良情绪,都可导致病人猝死的发生,对家庭不和睦者,努力做好思想工作,使家庭和睦,对焦虑型家属多解释,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再让他们去影响病人,对有主见的家属,如实的告诉病人的病情,使他们增强信心,鼓励和支持是患者心灵上的最大安慰。

3-4社会对患者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退休,社会地位的改变,及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于老年人不同,是老年人很容易产生愤怒,孤独,失望的心理,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情绪疏导法,让老人把自己的积怨倾吐出来,同时要帮助老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更新观念,正确对待社会的各种变革。

参考文献:

[1]崔玉双《急诊病人心理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0.11.28

[2]王宝兰《心梗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0.5.30

[3]马文元主编《实用护理心理学》1987

[4]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组编,《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培训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