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吴玉霞

(江苏省中医院血透中心江苏南京210005)

【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前焦虑率与治疗后满意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168-02

血液透析疗法是目前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人文关怀”是一哲学伦理概念,是建立在人性、人格、人本的基础上,从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情感出发,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最大价值,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1]。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22~85岁,平均52.5±3.4岁;接受透析时间0.1~21年,平均4.2±2.2年;经入院前检查发现,慢性肾炎患者4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例,肾移植手术后失败患者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4例,多囊肾患者6例,梗阻性肾病3例,肾结石1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接受血液透析时间及具体患病种类以及既往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由医护人员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组内患者实施较有针对性的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在血液透析开始前向患者告知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以及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让患者尽量保持心态平稳与良好;医护人员要努力营造一个洁净、明亮而又舒适美观的血液透析环境,以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能产生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心境;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透析机器参数的变化情况,严防意外情况发生;同时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每例患者进行适当的体位指导。

1.2.2实验组:医护人员除进行常规护理外,采用人文护理方式对组内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且有系统的专业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向组内患者及家属讲解尿毒症与血液透析的具体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对待透析治疗,努力增强患者的信心。透析间的环境设计和设施布置尽可能体现温馨、舒适和方便,配备专人专用床单和被套、安排顺手位机器,配备遮阳窗帘,移动式餐桌等;生活设备和护理治疗设施等硬件充分考虑患者需要,如配备微波炉热饭,备有开水炉、纸杯,内瘘压脉带,便盆等。布置温馨的家属休息室,四周张贴透析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展版和透析中心及主治医生电话,便于患者及家属联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交际氛围,努力营造一种充满关心和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使其感到安心和舒畅。定时安排专人讲解透析知识,消除其恐惧心理,讲解其他患者的透析效果[2]。医护人员在进行内瘘穿刺操作时应首先向患者告知本操作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各种不适反应,尤其是在准备进行血管难度较大的穿刺操作时,相关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在执行穿刺操作时,应熟练沉着,并努力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者因多次扎针而产生的痛苦。若患者感到疼痛,要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同情,以让患者产生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认同度。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除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利用空余时间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已取得家属的配合,对于病情较重、体弱年迈的患者更要加以关怀,多加巡视观察,以防止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在巡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经常询问患者身体有无不适现象,定时观察内瘘穿刺点及测量生命体征,防范于未然。

在血液透析完成时,相关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回血操作,拔针的动作要轻柔而迅速,并交待患者或患者家属止血带的具体压迫时间,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现象。因患者在穿刺时需要脱去外套等衣物,所以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协助行动不便或身体不适的患者穿好衣服,然后再协助、指导患者测量身体体重。在人文关怀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尽量使患者合理的生活和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主动为患者端送饮水、加热食物、送服药品及送便盆等,并指定专人为行动不便,无陪客患者缴费,取药,配备冰箱为路远患者储药提供便利。

1.3评价标准

在透析开始前,由相关医护人员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问卷内容共有25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共有4个等级,分别计为1级~4级,问卷项目总分100分,当SAS的标准分大于(含)50分时,则计为焦虑。在透析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测量每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水平。满意度分级分别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l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本次实验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标准分评分对比

实验组的患者焦虑率和SAS平均分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3.讨论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常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费用高、长期的饮食控制、透析时常出现不良反应与难以忍受的疼痛、各类并发症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往往导致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生不良转变,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进程和自身病情的康复。人文关怀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之中,强化了护士的爱心、责任心。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能够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使护患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理解,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患者的信任中,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从而促进了护士自身价值的实现[3]。

在护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经实践证明,在实施了一系列有系统的人文关怀措施后,在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会较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水平;而在治疗满意度上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产生了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前的焦虑程度,并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水平,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资料】

[1]范迪迪,王静,张薇.血液透析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和体会[J].淮海医药,2011,29(4).

[2]成剑焕.人文关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

[3]王饶萍,成守珍,黄卓燕.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