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探索

胡烨

胡烨(浙江瑞安市人民医院住心内科3252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315-02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用药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8年6月-2010年3月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情况。结果通过总结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严格规范的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用药差错,增加患者信任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

心内科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用药安全是患者基本要求之一。心内科护士因工作量大,心理负担重,在配药及用药过程中较易发生用药失误;用药不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轻则影响机体康复,重则危及生命[1]。用药缺陷常引发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医疗诉讼案件中涉及临床用药纠纷占37%[2];而在美国,平均每名住院患者每天遭遇一次用药差错(ME)[3],进而导致药物不良事件(ADE)的发生,在所有ADE中50%左右是可以过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加以预防[4]。我院心内科2008年6月-2010年3月开展加强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活动,保障用药安全,改善护理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药物存储问题

①心内科药房存储药品较多,因长期清点核查,药品商标,包装被医务人员手部摩擦接触常导致药品名称,有效期等模糊不易辨认,进而护士在配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用药安全隐患。②药品放置缺乏有效管理,不同种类药物随意摆放,静脉用药与非静脉用药不分,外用与口服药物存放在同一药柜中;不严格按照药物存储条件存放药品,部分需避光药物露天摆放,需4℃保存药物未按要求储存在恒温冰箱中。③药品清点审核制度不完善,部分药品存储时间过长,失效问题严重,护士交接清点药物不仔细。

1.2医嘱审核问题

护士配药或用药过程中对临床医嘱审核是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医生因工作繁重,开具处方和医嘱上患者用药剂量不一致,护士常忽视此方面问题,导致患者用药剂量过大或不足,造成危险或影响疗效;医生护士之间沟通不够顺畅,护士交接班时核对不够细致,新入院患者往往不能及时按照医嘱用药,延误治疗;医师开具处方时因不了解药物剂量或未根据患者具体症状、检查情况将所需使用药物剂量,使用方式写清,导致危险发生。同时部分护士临床用药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够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协助临床医师进行治疗,如心绞痛患者应当根据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运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控制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发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应当积极用药控制血压、血糖水平等。而且护士用药过程中责任心缺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将某些应慢速滴注的药物加速应用与患者,这样极易增加患者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

1.3给药及输换液问题

心内科护士给药及输换液任务量大,容易出现瓶签,输液卡等少抄,漏抄现象,或审核不严,药品摆放错误。部分患者因治疗关系更换床位,医师护士之间未沟通好,护士按照之前床号给药,造成用药失误,产生安全隐患。部分护士对于心内科药物给药时间,滴注速度,给药途径,溶剂等选择掌握不够熟练;心内科手术后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连接处脱开,护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导致药物漏出,影响镇痛和(或)治疗效果。

2加强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2.1严格药品分类管理及核对制度

常规抢救药物摆放在醒目位置,方便取用;其他药物按照类目规范放置,使用统一容器存放,严禁药物随意放置,并注明名称,数量等;近效期药物设置专区放置,注明失效期,定期清理,保证药品质量;避光药物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暗室干燥通风放置;冷藏储存药物则放置于恒温冰箱,2-8度保存,定期除霜,做好完备记录。定期进行心内科核对制度考核,将药品核对,交接班核对作为治理整顿重点,确保用药安全质量。护理人员应当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对于危险药品,品名、包装类似的药品更应当做好查对工作;患者用药前应当确定姓名,床号,病房号正确,并有两人同时确认后再用药。

2.2加强护士培训,培养慎独精神

护士是临床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患者病情的主要观察者,处于临床治疗的第一线[5],只有有效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做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举办药物知识讲座,使得临床护士能够不断学习到新的药品知识,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以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配合医师,防止因药品知识缺乏产生的用药不当。同时应当加强对于临床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服务患者[6]。推行“失误上报不惩罚”制度,护理人员出现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上报,及早对症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

2.3完善用药环节安全管理

①医院医嘱处方等开具均通过软件系统操作,改变传统医护人员手抄执行单,医嘱,处方等方式,防止此过程中人为失误出现。②实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有效避免院内感染,提高输液安全性,减少药品损失。③病区广泛推广静脉留置针,尽量避免下肢输液,以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发生。④加强巡视工作,注意患者输液速度是否被自行改变,患者体征,反应等,用药前注意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做好沟通工作;⑤严格药敏试验审核制度,规定需由两名以上护理人员确认才可使用;进行皮试时应当预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最好设立专门区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⑥规范静脉输换液流程,制定液体使用及配置制度;确定每日输液时间为8:30-14:30,液体配置1h内必须使用,抗生素类药品则应在配置后30min内使用;根据不同的类型,建立明确的滴速及巡视条例,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需要缓慢滴注的特殊危险药物,应当在瓶体或标签醒目位置注明。⑦注意口服药物管理,在心内科病区内设立专门区域,列出常用药物口服剂量、实物、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降低患者使用不当几率;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做好用药前、中、后指导,使患者能够明确药物基本知识,更好地配合临床用药;对于因故不能按时服药患者,应当进行详细记录,有两名以上护理人员负责提醒,防止漏服[7]。

参考文献

[1]韩素,夏征兵,孙会琴.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88.

[2]曾繁典.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6):2852287.

[3]AllenEl,BarkerKN.Fundamentalsofmedicationerrorresearch[J].AmerJHospPharm,1990,47:5552557.

[4]CraneVS.Newperspectivemedicationerrors&ADE[J].AmJhealthsystemPharm,2000,57:690.

[5]白月玲,马双莲.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4216.

[6]徐翠荣,李国宏,薛莹莹等.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5.

[7]徐翠荣,李国宏,薛莹莹.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5-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