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新教材大练兵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切实抓好新教材大练兵活动

吴勇

关键词:教学观念;课程改革;观念更新

作者简介:吴勇,任教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实验高中。

当前,我们要紧紧地围绕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提出的“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的三面旗帜,锐意改革,求实创新,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业力水平精湛、工作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推进我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载体,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不断地挑战自我、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全国普及高中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地委、行署和地区教育局加大对我校投入的良好机遇下,我们要本着“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扎实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得以增强;教育教学行为日趋规范;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优秀教师群体进一步壮大。

“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关键是要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积极主动地投入此项活动中去,意识到大练兵的基地是在学校,对象是教师,阵地是课堂,最终目标是增强教师综合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把着眼点放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来,放在课堂效果的体现上来,做好“行政推动、全员参与、骨干引领、个人研修、备课组互助、问题研讨”25字文章,实行学习与练兵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实践与讨论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等4结合的方法,强化过程,讲求实效,以学促练,以练促教,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开展新教材大练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此,我们应该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教师“洗脑”,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可以紧密结合学习《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一书,了解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别,自觉地用新的眼光来反观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过程,尝试着在时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而不是把旧教材换成新课本,也不是把粉笔黑板换成多媒体,而是要让教学一线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然后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体现崭新的教学理念,即用新的教学观念去贯穿自己的教学过程。所以,我们教材练兵活动第一步就是要为教师“洗脑”,让他们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逐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二、给教师们“加压”,以求促进其成长

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采取“随堂听课,推门听课”这样的教研制度,这有利于集常规检查和教学研究于一体。在实施初期,教师感觉有一定的压力,但过后他们会体会到,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不知不觉地成长乃至成熟的。学校领导参与教研组会议、年级备课组备课会,在听课、评课、说课等的全部环节中,进行了解、把握和监督,给予理论上的指导,从中发现优秀者,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聘请一线各学科教学骨干和课改优秀者做兼职教研员,从而组建起覆盖起全校的教研网络。

三、帮教师“充电”,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有了适度的“压力”,观念转变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能驾轻就熟地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观念的转变和观念的体现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不可缺少的磨合过程,因此,我们要探出一条路子,让传统教学经验与新课程理念实现完美的无缝结合。我们要紧紧地抓住“一得三新”即:《师德修养》、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的相关内容,认真选取和学习《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备课、怎样说课、如何评课》等学习资料,认真学习《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新时期教师精神的颂歌》等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组织和举办各类各型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完成从传统教学观念到新课程理念的平稳过渡。

四、强化观念的更新

新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就在试点省份吹响了,这个假期,毕节地区教育局又出资进行了全区教师署期集中培训,加之省教科所颁发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使我们意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改革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个方面组成,即: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而是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五、开展各级各类活动,解除后顾之忧

在大练兵活动中,坚持以学习教育科研理论为主,在学中练、练中学,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促进练兵活动的具体落实,如确定科研课题,进行专题讨论,落实活动内容(如“七个一”活动,每位教师书面分析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位教师命一份学科检测试卷;每位教师写一篇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教学论文;每位教师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写一份试卷分析报告;每位教师写一篇后进生或留守学生状况调查报告等),也可组织一些大比武活动(如开展“三笔书法”竞赛、“优秀板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课件说课稿”等),因为在不同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就肯定会呈现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不同的教学模式便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地引导,读懂和理解中、高考的评价机制,教师们对实施新课程改革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今年秋季学期,全省、全区都统一在高一年级新生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了,只要我们切实地转变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决战课堂”,扎实地推进。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向莉.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斯苗儿.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小学数学教育,2003(1).

[4]屈丽红.谈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M].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1).

[5]郭志丰.谈在语文新课改中出现的几个问题[M].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1).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地区实验高中

邮政编码: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