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影响

李海霞李晓彤高端

李海霞李晓彤高端(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01403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9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以及VAS分值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经过干预,实验组SAS、SDS以及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心理护理乳腺癌焦虑抑郁恐惧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225-02

乳腺癌患者因疾病的影响,心理和精神难免受到影响,因此一般存在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象。患者年龄范围为22岁到67岁,平均年龄(47.3±12.3)岁。病程为2周到14周,平均病程为(6.3±1.2)周。其中有21例患者为黏液腺癌,有20例患者为髓样癌,有21例患者为浸润性小叶癌,有25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有13例患者为单纯癌。其中有26例患者实施单纯乳房切除术,有65例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切除术,有9例患者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热情的心态接待患者,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与患者交谈,并向患者说明医院的环境,介绍主治医师以及责任人员等,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消除患者内心的紧张、焦虑以及不安等,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以及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乳腺癌的认识和了解,并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以及关心,告知患者乳腺癌治疗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

(2)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并嘱咐患者家属配合护理流程,从而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和关心。患者的父母或者配偶需要适时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从而让患者的精神和心灵得到安慰,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激发患者的积极心态。

(3)乳腺癌患者因乳房缺损等,导致心理上存在严重的消极情绪,出现自卑以及自闭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抚慰,尤其是已婚患者,配偶更需要给予理解和支持,消除患者的消极思想。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保守患者的隐私,并未患者配戴特殊文胸,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的信心。

(4)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日常护理事项,指导患者保持卫生,并正常作息,合理饮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对存在不适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包括抬高、旋转以及举起等,并指导患者自主进行活动。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的恐惧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以及VAS的分值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以及VAS分值比较(分)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以及VAS分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以及VA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癌患者因手术导致乳腺缺损,心理上难免存在消极情绪,这也使得患者的术后康复工作受到牵连,对患者机体健康以及机体免疫造成不利的影响,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控,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快机体的恢复。患者心理消极的来源主要为因乳房缺损担心自身对异性没有吸引力,对夫妻生活过于担心等,因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信心[2]。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见,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具有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刘鑫,王风霞,王秋,等.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27-128.

[2]许春娇,黄定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步乳房再造患者的心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2,27(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