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私营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健全私营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蔡秋娜

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私营小微企业基本上是家庭式管理,企业管理观念相对落后,重核算,轻监督,企业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因此,私营小微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实现企业目标,提升私营小微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关键控制点风险管理

一、私营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过度强调节约管理成本。私营小微企业基本上是家庭式管理,加之企业管理观念落后,或者是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认识上不到位,甚至认为可有可无。企业的各种业务,无论大或小,都是由企业负责人说了算。这样,企业负责人忙的不亦乐乎,员工却无所适从。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所有的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进行汇总。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企业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订单是企业的生命,而管理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支出,从而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有可无。

2.一人多岗、混岗现象严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导致企业的员工数量少,分工不细,甚至一人多岗,虽然人力成本低,效率高,但是内部制约宽松,缺乏规范的业务流程,出现了舞弊、技术性错误等隐患,例如贪污挪用、中饱私囊、收取回扣等。

3.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私营小微企业轻监督,重核算,甚至一些企业监督基本由老板一个人包办,导致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一些企业没有严格的审批复核制度;一些企业现金管理不符合制度规定,存在坐支现金、白条抵库等违规现象,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偷逃税款,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设立内外两套账、弄虚作假、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关键控制点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受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它的健全与否、效率高低,取决于单位的性质、规模、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如果内部控制环节增多,企业设置的岗位也必然增加,就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成本也将会加大。但是如果企业岗位设置简单,可能又不能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达不到控制的目标,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洞,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私营小微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必须考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运行的成本效益,考虑企业管理模式和内部所应当防范的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对于私营小微企业来说,为了建立成本低,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负责人应关注对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控制点。实际上,抓住了关键点,就抓住了全局。对此,笔者认为,健全私营小微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授权批准的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一般授权,是指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已经建立的标准,如既定的预算、计划、制度等,对常规性的经济业务所进行的授权。特殊授权,是指一般涉及特定的经济业务处理的具体条件及有关具体人员,主要由小微企业管理者通过对某些特殊经济业务采取逐个审批所进行的授权控制。

对于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授权控制设计时,需要注意:明确授权批准的目的、范围和层次;职、权、责、利相当,做到“有职有权、有权有责、有责有利”,避免责任不清楚,越权审批;保持命令的统一性,避免政出多门;正确选择被授权者,选择时必须小心慎重,做到“因事择人、视能授权”;加强监督管理。

2.凭证控制制度。凭证控制,即使用会计凭证来控制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良好的凭证控制制度是整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私营小微企业对凭证控制制度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严格审查,无效的凭证或是未经相关负责人审核签署的凭证不得入账。(2)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所包括的内容、项目要齐全。(3)所有用于记载经济业务的凭证都应按照顺序统一、连续编号,这是一种已被普遍采用并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4)制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填制、审核人员的分工。(5)明确会计凭证的装订、保管手续等。

3.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一般情况下,私营小微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这五个步骤的每一步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会计控制发挥作用。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具体来说,私营小微企业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

(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2)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3)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4)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5)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职务要分离。(6)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7)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三、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1.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意识。风险管理是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的管理,其目的是使不确定性能够保持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增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加企业的价值。私营小微企业负责人多数具有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和超前的创业精神,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私营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小微企业面临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私营小微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

2.抓住控制关键点,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目前,国家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促进私营小微企业依法纳税,不断提高企业的对外融资资质和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私营小微企业内部管理,促进私营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私营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2)国家出台了多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等,降低了企业税负,减轻了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减免小微企业税收,使其可支配收入以及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以提高其再投资能力以及竞争力。国家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创造了有利于私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降低了外部风险。私营小微企业更应该在成本效益原则下,抓住控制关键点,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降低内部管理风险,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因此,私营小微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实现企业目标,提升私营小微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林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刘丽芳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3]文艺龙雨晴中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探研[N].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10。

[4]辽宁内部会计控制编写组内部会计控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5]张晋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