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的辩证施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1

痹证的辩证施护

肖爱武

肖爱武(洪湖市中医医院433200)

【摘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痹证患者进行辩证施护。运用辩证施护的理论从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说明中医辩证施护对痹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痹证常见证型辩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250-01

痹是闭阻不通的意思,痹证通常多指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人体肌表,经络和骨节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关节、筋骨等处疼痛、痠楚、肿大、重着和麻木,屈伸不利等一类疾患,临床主要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等。本病类似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1.临床特点

1.1风寒湿痹:此证型患者素体虚寒,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

1.2风湿热痹:此证患者体质可阳气偏盛或素体阴虚而表现相对的阳气偏盛,二者均内有蕴热,当再感受风寒湿邪,则热为寒郁,气机不通,入里化热,流注关节肌肉、经络。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1.3痰瘀痹阻:多因痹证日久不愈,邪入骨骱和脏腑,引起痰浊、淤血凝滞,表现为疼痛较为顽固,关节肿大明显,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青紫,苔白腻,脉细涩。

2.辩证施护

2.1风寒湿痹:温经散寒,活血通经,祛风除湿,病室宜温暖、向阳、避风,中药宜热服或温服,饮食应温热,忌寒、生冷、粘腻,可多吃养血祛风药物或食品,如阿胶,桑椹、蚕蛹、木瓜等。

2.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室内寒温适中,同时避免冷气对流,对关节红肿热痛者,可用金黄散、芙蓉膏、风仙膏等药外敷,或根据关节疼痛部位选取阿是穴,并重刺大椎、曲池穴以清热解表,再配以血海,膈腧以行血,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瓜果,忌肥甘厚腻及辛辣、煎炒之品,以免化燥伤阴。

2.3痰瘀痹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瘀胜湿,慎风寒,居住地干燥,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以祛痰为主,可选用大、小活络丹、桃红饮加味等,针灸皆能通脉活络,同时配合按摩,外用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如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川芎,没药熏洗,宜进营养丰富的饮食,以补其后天,并嘱患者忌进辛辣之品。

3.疾病的后期调理

3.1加强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气功等再配合按摩及被动活动,有利肢体功能的恢复。

3.2病情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应加强情志护理,关心、体贴、热情、耐心帮助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心境良好,精神放松。

3.3注意保暖、防寒、防湿,避免一切诱因,防止病情复发。

参考文献

[1]徐鹏刚,痹病从脾胃论治探讨[J]陕西中医,2008,29(9)1201

[2]樊彩虹,失眠的中医辩证施护与食疗[J],中川中医,2008,26(11):123

[3]张驰,何洪阳教授治疗痹证的辩证思想和用药经验[J],四川中医,2006,2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