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因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艾滋病病因性探究

庞振东(太原不锈钢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

【关键词】艾滋病病因

艾滋病病因新论

1981年6月5曰,美国医生首先发现了艾滋病例。十几年来它已吞噬了数百万生命殃及全人类。这个“超级癌症”、“世纪瘟疫”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是医学界最大的难题。十几年来艾滋病的种种研究和实验的结果证明,人类现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是不足以征服艾滋病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艾滋病给人类科学带来如此严重的挑战呢?是到了值得人类反省的时候了。爱因斯坦说:“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得是大脑的思维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我们必需运用我们的创造性思维,用智慧创造出新的课题。科学家巴斯德说:“理论研究是一切发明创造之源头,没有它应用科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有知识作为论据的最大功用只在于它对新命题提供的支持性。培根说:“困难的发生并不在于我们所不能控制的事物本身,而是在于人的理智,这是可以补救和医治的”。

研究之基点

《黄帝内经》:“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1994年3月,我以东方文化对艾滋病作了全面的病因性研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把握真理的唯一途径不存在于思想之中,而在于思想智慧的经验行为之中。”因之,我的艾滋病病因性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即来源于此。马克思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知觉,概念也不能驳倒感性知觉,概念依赖于感性知觉。”艾滋病实质上是由于纵欲无度和吸毒深度所致。嗜欲者逆其自然,以纵欲竭精图其快,以妄吸毒散真为其乐,使机体正气严重受损后形成免疫功能缺陷,中医称丧失了真元,而由内源性自然生发了一种我们强行称其为艾滋病病毒的微生物。我赞同一位美国医生早在1990年就说过的:“艾滋病不是任何微生物引起的,由其不是什么艾滋病病毒。我的研究认为:攻克艾滋病的唯一途径就是行为性的节欲与戒毒。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在某种意义上,性欲满足所起的作用与酗酒、嗜毒相差不远。”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用甜酒、性病(对中国人则用鸦片)去消灭他们。”由此可见性欲与吸毒虽然具有行为上的差异性,但由于二者内在机理的一致性,因而决定了结果的统一性。科学家里奇拉克说:“意义把多项纳入一个小整体中,就在这种意义上的联系,决定了它们模式上的相互对立”。艾滋病是由于纵欲和吸毒的内在共同机制作用下的结果,而不是由于性行为和吸毒传染上病毒形成的结果。1998年12月7日《健康文摘报》;性泛滥毁灭了伟大的巴比伦文明,一种丑恶的病症,结着无以诊治的疤痕,医生束手无策,也无法使病势缓和。可见当时的巴比伦人和现代人面临的是同样难题,同样症状,也是同样束手无策。1998年12月4日《中国中医报》报道:艾滋病虽然是传染病,却与其它传染病不同。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曾光教授说:“传统传染特点是病找人,艾滋病传播模式是人找病。”1998年8月5日《山西健康报》报道了我的题为《艾滋病病因新探》一文。1999年2月20日《山西科技报》转载。1999年3月12日《科技消息报》转载。艾滋病是否是传染病二者必居其一。同一事件在同一时间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事件的同一方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巴斯德认为:传染病病毒经过减毒处理后可制成疫苗。然而艾滋病病毒经过几十年来无论如何也制不成疫苗,这说明什么呢?科学家里奇拉克说:“任何科学理论都受时代的局限,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态度是极为有害的”。多年来,在艾滋病是传染病的论点的指导下,运用常规的传染病概念模式使艾滋病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困境。这时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传染源的来源进行研究了。这样才有可能有利于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攻克艾滋病。《自然辩证法通迅98,4》刊:巴斯德认为第一个传染源的原种的由来是最大的神祕,是科学之外的事情。我则认为:科学的宗旨就只在于探索神秘,学而知文,修而知化,寻求真理。

医生主观的客观性表达

1996年1月27日《参考消息》题为《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吗》的文章:少数几位被正统的医学界和科学界称为“叛逆者”的医生说,艾滋病病毒不会导致艾滋病。这种病毒可能不过是一种良性“旅客”病毒。有一些理论认为,很容易通过输入受到污染的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友病,实际上不是因为艾滋病病毒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的......伯克利加州大学艾滋病“叛逆者”彼得、迪斯伯格博士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因为他们17名艾滋病病毒阳性患者中有6名已经过了10年而没有发作艾滋病,所以说艾滋病病毒不足以导致艾滋病。”我认为血源性艾滋病的机制是机体免疫严重缺陷后需要输血是主因,而输入劣质血液是医疗事故。将这种人为性的操作定为传染途径的定性法是不科学的,是严重的违背科学方法论的。1997年6月14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国立变应性疾病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博士说:“缺少有关艾滋病病毒方面的确切科学知识是防碍人们研制艾滋病疫苗的主要障碍。”现任马里兰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艾滋病病毒发现者之一的罗伯特·盖洛博士为:“可能永远不会找到艾滋病疫苗”。我在1994年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第二封信中称:研究艾滋病疫苗属于舍近求远,扬汤止沸,二者何其相似。《性传染病》书中说:“历史经验早己告诉我们,个体和传染源接触,以及提供接触机会的性行为的作用和意义,这一客观现象的结果是混乱的。”又说:“艾滋病后期表现为条件致病,也就是说毒性较低的病毒得益于机体免疫缺乏而使人体致病。”因之艾滋病是由于机体免疫严重缺陷而致病,并不是由于艾滋病病毒而致病。黑猩猩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而不发病的动物实验已证实了这点。当代医学艾滋病研究因为只把清除艾滋病病毒作为唯一研究方向,而无法认识到所谓艾滋病病毒是由于机体免疫严重缺陷而自然生发的一种微生物。艾滋病是由于病致病毒,而不是病毒致病。我们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免疫缺陷上,正是这种研究重点定向上的本末倒置,因而使研究艾滋病的研究者,时至今日也无法找到解决这一重大跨世纪课题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新的希望及历史影响、作用

1997年11月27日《健康报》报道:6年前格雷格被诊断为携带艾滋病病毒者,他重新设计自已的生活,开始戒酒、戒毒,因而能健康的生活着。《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97年3卷3期)刊》:乌干达HIV感染已有明显的下降,其原因可能在于行为的改变。山西医科大学的李青山教授在读了我的《艾滋病病因新论》论文后写道:“......就有关艾滋病防治问题开展讨论是有益的,庞先生提出的观点十分有趣。”山西省科委办公室孙健同志在和我谈话后写道:“......庞先生提出的节欲和戒毒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的观点是正确的,可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或者可通过人大、政协提出提案,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人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危害,防止艾滋病的蔓延。”

因为艾滋病并不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性条件,所以是可以解决的。但由于人类心态进化的永不完善性,艾滋病流行的出现则是必然的,它提醒人类要顺其自然,信仰自然。克服理性的局限性,回到人类进化的自然的必然性规律的进程中来。艾滋病流行发生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国家里是势在必然。《圣经》:有的还会再有,行的还会再行,阳光下面没有新的。从《黄帝内经》之记载,看巴比伦的消亡,至今天的艾滋病流行,我们可以看出艾滋病流行的发生虽然是时代的偶然性产物,但也是历史上周期的必然性产物,是生物性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的必然性产物,是时代意识形态的必然性产物。当我们节欲、戒毒远离了艾滋病之后,继续运用其机理推论到几个相关的研究领域,为它们提供一些新的理论研究出发点。在这次艾滋病流性期间学者们所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西方常识表现出其最根本的局限性,而东方文化则体现出其内涵的科学性,由此而产生了人们对东方文化的新思维,新认识。这将会有利于提高东方文化在人类科学研究中的再认识和运用,对于人们学习东方文化,研究东方文化,宏扬东方文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西方医科学是实验科学,是表象的、直观的。而东方医科学则是经验科学,深层的、内涵的。二者同样都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事实表明:人类科学的完善只能是基于东、西方文化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对可能出现的艾滋病再次流行做到:善医者、医未患之患;善治者、治未病之病。

1艾滋病病因方程论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者

x——+——y——+——z——=——D

现象代入:

纵欲——性途径——纵欲

——血源——感染者

吸毒——母婴——吸毒

现行艾滋病防治方法:

纵欲——避孕套——纵欲

——检血——感染者

吸毒——不孕——吸毒

设:排除传染源

——性途径——纵欲

()——血源——感染者

——母婴——吸毒

设:排除传播途径

纵欲——纵欲

——()——感染者

吸毒————吸毒

设:排除易感人群

纵欲————性途径

——血源——()——感染者

吸毒————母婴

设:排除传染源、传播途径

————纵欲

()——()——感染者

————吸毒

设:排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纵欲

——()——()——感染者

吸毒

得:X=Z=D=X......

设:艾滋病病毒来源于纵欲、吸毒。将节欲、戒毒代入

节欲——性途径——节欲

——血源——健康者

戒毒——母婴——戒毒

注:因血源、母婴、源于纵欲、吸毒,故不多论。

2艾滋病病因逻辑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血液者为艾滋病感染者

绝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不是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血液者

这表明此论点违反了逻辑同一率、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率的四律特征。

三段论再论之

大前题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血液者为艾滋病感染者

小前题我是艾滋病感染者

我不是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血液者

A------------B

C------------B

C-----------非A

由逻辑论证得出的结果是: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血液者为艾滋病感染者是常识,是未经逻辑加工的,它不是抽象的本质规律概念。论据本身未被证实,却又被作为大前题再用来证明性途径和吸毒针头未被证实的命题,这是违反逻辑学基本原则的。也是违反科学方法论的。

3艾滋病病因哲学论

上帝论艾滋病(国际)

本文源于(美)尼尔.唐纳德.瓦尔施《与上帝交谈》

作者:从另一个人那里感染的情况怎么讲呢?伤风,或者,艾滋病?(248页)

上帝:......而你奇怪,你为什么会得病。通过解决你的思想问题,你可以像说得那样,“解决一些健康问题”。是的,你可以治愈你已经得的(是你给予你自已的)一些病态,也可以防止主要的新问题继续发展。通过改变你的思想,你能够做到全部这一切。(249页)你现在就有能量和能力在这一时刻医治各种疾病。你自已的医疗界隐藏了药方,拒绝批准替代药品程序,因为它们威胁到了“治疗”业自身的结构。(116页)西方的医生否认东方医生治疗的有效性,因为接受这些方法,承认某些替代药方能治愈一些疾病,这将会毁掉构筑这些机构的一砖一瓦。这不是恶意的,但它是暗中为害的。职业界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是邪恶的。他们这样做,因为它被吓坏了。所有的攻击都是求助的呼唤。(117页)

“其他人决定!我将跟着走,我将跟着走!”你喊道,“其他人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199页)你们大多数人不是自我创造的,而是习惯的创造物,其他人创造的创造物。(201页)你内在的声音是我说的最大的声音,因为它最贴进你。是这个声音告诉你,按照你的标准,其他任何事情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是好是坏。(28页)物质化是通过体验了解你从概念上了解的事物的惟一途径。(37页)

......那些寻求治疗艾滋病药方的孤独的科研人员要去乞讨钱。(211页)你无法体验你不了解的东西,你无法了解你没有体验的东西。(130页)

我在对正在读这些话的人们讲话。(91页)

4攻克艾滋病可操作性

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减慢、停止取决于壮阳药物、自慰器具,纵欲滥用不同程度的运用,攻克艾滋病唯一可行的方法是行为性的节欲与戒毒和应首先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倡导追求为人类奉献爱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

[2]圣经.

[3](美)尼尔.唐纳德.瓦尔施.与上帝交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

[4]健康文摘报,1998.

[5]参考消息,1996,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