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平扫在评价贫血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胸部CT平扫在评价贫血中的价值

杨文刘鹏飞

杨文刘鹏飞(广西桂林南溪山医院影像科541002)

在胸部CT平扫图像上有时可见到心腔密度低于室间隔密度,据国外文献[1~2]报导常提示贫血的存在。但国内报道甚少。笔者通过对43例有类似CT表现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评价贫血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胸部CT平扫片示心腔密度低于室间隔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1岁~77岁,平均50岁。

1.2方法

采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AS+128层螺旋CT,扫描参数:120kV,mA自动匹配,层厚8mm。采取常规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完整心脏。选用纵隔窗:窗宽300,窗位40。找出左心室最大层面,测量范围(ROIS)为2cm2,选心腔内三个不同点进行CT值测量,取其平均值。血液Hb浓度以2日内临床检验结果为标准。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软件分别对室间隔CT值与血液Hb、左心室心腔CT值与血液Hb时行相关性分析。

1.4结果

43例患者中,23例男性血液中的Hb范围为45~112g/L,平均69g/L,左心室心腔CT值范围16~41Hu,平均29Hu。室间隔CT值范围35~50Hu,平均43Hu。20例女性血液中的Hb范围59~103g/L,平均76g/L,左心室心腔CT值范围23~38Hu,平均28Hu。室间隔CT值范围34~47Hu,平均41Hu。应用SPSS18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CT值与血液Hgb相关性:相关系数r=0.010,P=0.966,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心腔CT与血液Hgb相关性:相关系数r=0.478,P=0.028,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1.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中Hb的浓度和/或红细胞数和/或红细胞比积峰值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健康人的低限,其中又以Hb浓度最为重要。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人女性110g/L就有贫血[3]。笔者即采用此标准。

2.CT值反映的是不同组织相对纯净水(CT值为0)的X线衰减系数,组织密度越高,组织对X线吸收能力越强,线性衰减系数越大,CT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血液中成分繁多,但影响其CT值的主要成分是有形成分红细胞和血浆中的蛋白质。而红细胞对X线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含铁(Fe)的Hb,其占血液中蛋白质总量大部分[4]。许多作者发现CT值与Hb间具有线性相关。New等强调等强调Hb含量是引起血液密度值的主要原因。Norman等的研究表明Hb含量每改变1g/100ml,相应CT值变化1.86HU[1]。张玉忠等[5]的研究所得出的两者关系为:血液CT值每升高1HU相当于血液Hb浓度增加5.56g/L。本组病例中血液Hb浓度最低的为45g/L,其左心室心腔CT值只有约20HU,亦为所有病例中最低,其室间隔CT值约为42HU。最高的为97g/L,其左心室心腔CT值约38HU,室间隔约43HU。

3.本组病例统计数据表明,尽管左心室心腔CT值随着Hb浓度改变会发生较明显的改变(相关系数r=0.478),但室间隔改变并不明显(相关系数r=0.010)。Foster等[2]以心室间隔是否被显示作为判断贫血的指标。他认为,心室间隔未被显示时一般无贫血,但不能除外贫血的存在;心室间隔显示时,100%的男性和89%的女性为贫血患者。而丁娟[6]等研究表明从CT平扫图像上肉眼判断贫血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100%,诊断准确性为87.5%。本组贫血诊断准确性男性为92%,女性为85%。有2例男性及3例女性Hb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内,提示除Hb外尚存在其它影响血液CT值的因素。

总之通过肉眼观察CT平扫图像发现左心室密度低于室间隔,可以提示贫血的存在。但只是对贫血存在与否及其程度的大致判断,最终的定量诊断要依赖生化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WojtowiczJL,RzymskyK,CzameckiH.Severeanaemia:itsCTfindingsinthecardiovascularsystem.Eur-j-Radiol,1983,3:108.

[2]FosterM,NolanRL,LamM.Predictionofanemiaonunenhancedcomputedtomographyofthethrox.CanAssocRadiolJ,2003,54:26~30.

[3]陆在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67.

[4]周爱儒,主编,生物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6~363.

[5]张玉忠,张雪林,张文生,等.胸部非增强CT评价贫血的准确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10:1068—1070.

[6]丁娟,李惠民,肖湘生,等.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