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胎”再育趋势的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基于“二胎”再育趋势的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吕岚

江汉区妇幼保健院湖北武汉430015

【摘要】“二胎”政策是我国新颁布的计划生育政策,引起了很多国民生育二胎或计划生育二胎,但由于很多产妇都属于高龄产妇,这些产妇的产科检查和临产处理给产科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文章对此做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各医院产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二胎”再育趋势;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1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经过多年发展,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资源十分有限,因此,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趋势,我国早些年间发布了计划生育政策,借此控制人口的增长。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出现大幅增长,再加上新理念的出现,和思想的开放,很多国人选择单身或丁克,这使得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基于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改变,更是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引起我国的二胎或计划二胎家庭大幅增加。这给医院产科带来不小的压力,文章主要分析“二胎再育”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产科带来的安全影响因素,据此分析产科的科学应对策略。

2“二胎”再育趋势概述

受人口众多的影响,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我国最初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只生一个等,建议每个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后来由于我国人口趋势逐渐呈现老龄化,所以逐渐放开二胎政策,我国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是“二胎”再育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的初始“二胎”再育政策为“单独二孩”政策,即:“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后来政策改为“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使我国的二胎或计划二胎家庭大幅增加。

3基于“二胎”再育趋势的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1年龄因素

就现在生育二胎的产妇来说,一般年龄都比较大,此时产妇的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妊娠期间各种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随之提高,还可能伴随有遗传性疾病,如果是首次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还可能出现子宫瘢痕、子宫破裂等情况,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产妇的安全风险。另外,高龄产妇本身卵巢的功能退化,分裂的卵子质量不高,同时男性的精子分裂能力也减弱,这些导致后代的基因突变几率提高,遗传可能也增加。总之,高龄生育可能因为基因突变、病毒感染、并发症等导致后代的患病几率上升。

3.2产妇自身心理负担

部分面临生育二胎的妇女正处于事业稳定期或上升期,此时生育二胎,女性可能存在多方顾虑,包括:担心自己失去晋升机会;可能会脱离社会数年,回来之后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超过黄金生育期,自身和幼儿患病几率增加;家人要求而非自己意愿。这些顾虑都可能引起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影响产妇机能,不利于生育幼儿。

3.3妊娠合并症

年龄是引发妊娠期合并症的因素之一,比如说高龄产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比育龄妇女高4倍左右,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高1-3倍左右。另外,高龄产妇本身还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影响子宫内生育环境,进而影响幼儿发育。导致胎儿出现发育异常、早产、体重异常等情况。

3.4前次生产后遗症

因为之前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多数家庭生育二胎,因此有的产妇为了避免自然分娩的疼痛选择了剖宫产,可能遗留子宫破裂、子宫瘢痕等问题,影响怀孕体位和胎儿发育。且再次分娩时子宫下段切口发生破裂的可能大大增加,所以很多二胎产妇选择剖宫产,这增加了伤口感染、肠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等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就是首次生产难产的妇女再次生育二胎也可能出现上述问题。

4产科应对策略

4.1加强孕前检查和孕检

对准备生育二胎的妇女尤其是高龄妇女,要督促其加强孕前检查,全面了解产妇的既往病史、年龄、月经史和停经史、孕产史,重点关注剖宫产史和基础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筛查妇科疾病(盆腔炎、宫颈炎等),如果上述疾病应及时治疗。对高龄产妇要督促其定期产检,产科可以单独设置“二胎门诊”,专门为生育二胎的产妇服务,由主任医师给予指导,定期进行染色体和基因筛查,利用彩超等先进技术,尽量在孕早期发现胎儿的畸形、传染病等情况,以便于终止妊娠,降低胎儿缺陷的发生。

4.2加强心理指导和产前教育

对前来住院待产和接受检查的产妇要加强心理指导和干预,针对产妇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及时排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产妇和家属进行产前健康教育,详细讲解各种孕产妇禁忌,尤其是对高龄产妇,对其普及二次妊娠的风险常识,鼓励其参与孕期预防保健活动,比如做孕妇操,在增加运动量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4.3妊娠合并症处理

对妊娠期间合并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的产妇,要定期进行血压、血糖、体质量指数检查以及尿检,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监测胎心和胎动;对体质较差、微量元素缺乏的孕妇加强营养,多食水果、蔬菜和粗粮,少食辛辣、油炸、烧烤等重口食物,严格禁止食用对怀孕有妨碍的食物;根据孕妇身体状况检查,建议产妇补充钙、锌、铁等元素和维生素。

4.4子宫生育风险预防

剖宫产的产妇、首次生产难产和出问题的产妇、以及由于子宫穿孔术等造成子宫瘢痕的产妇,需要正确评估二胎生产风险,最好是在备孕前详细检查子宫状态,在孕早期检查孕囊位置,子宫状态良好、孕囊位置正确,瘢痕愈合良好的产妇可以考虑自然分娩,否则的话最好选择剖宫产。孕早期还要进行胎盘位置、胎盘粘连等妊娠情况的筛查,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5结语

“二胎”再育政策的开放,使更多的家庭选择孕育二胎,这同时导致了产妇生育风险的增加,因为很多产妇都属于高龄产妇,他们的年龄、心理状态、身体状况以及前次生育的影响,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生育风险,因此对产科来说,要针对这些可能的风险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产妇的生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淑芳,张晨,陈焱,程蔚蔚.基于“二胎”再育趋势的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5):742-746.

[2]祝叶芳.二胎时代产科医疗风险新压力与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