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及其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及其方法探讨

虢富娜

山东省田庄煤矿山东省济宁市272100

摘要:煤矿企业在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生产数量以及质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源于煤矿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环境比较特殊,人们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但是据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来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存在管理不合理、重视不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样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对企业发展、对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都非常不利。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原则;方法与建议

1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原则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合理、正确、科学的方法,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原则作指导。

1.1安全和生产高度统一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需要,重视生产,抓工作面的正规循环,缩短辅助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益。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职业健康安全是对生产的最根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为此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只有保证生产的安全,才能实现企业财富的可持续发展。

1.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煤矿人力资源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消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煤矿企业要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1.3全员参与防患于未然

防止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的本质,做好防范与预防十分关键。安全管理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要全员参与,无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可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实现高生产效率、低安全事故。

1.4重点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提高煤矿企业与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员工的教育和安全培训,主动关心员工,形成安全生产氛围,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和技术都处于最佳状态。现代煤矿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专业机电维修队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以消除安全隐患。

1.5连续性

煤矿生产的自然条件、人员、技术、机械设备等都在发生变化,要保证煤矿生产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2.1煤矿的通风与瓦斯管理

一是专人管理局部通风机的自动切换装置,每天由跟班区长、班组长、电工在07:00-08:00之间进行试验。切换完毕,由电工填写原始记录,跟班区长、班长、瓦检员签字。二是不可以随便地将局部通风机打开,倘若碰到停风的情况,所有的人员应当往新鲜风流当中去,且跟瓦检员配合,设置警标和栅栏,不允许人员进入,电工对动力总开关进行闭锁。在通风恢复之前,务必认真地检查瓦斯,在停风区当中二氧化碳浓度在1.5%以下与瓦斯浓度在0.8%以下的时候才能够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停风区当中二氧化碳超出1.5%或者是瓦斯浓度超出1%,最高二氧化碳和瓦斯浓度在3.0%以下的情况下,场地电工跟瓦斯检查员进行配合,实施风量控制策略,从而实现对瓦斯的就地排放;停风区当中的二氧化碳与瓦斯浓度在3.0%以上的情况下,务必执行瓦斯排放的策略,且上报煤矿技术责任人进行批准,让煤矿专门的技术工作者来排放。三是在瓦斯排放的时候,排放的全风压风流混合位置的二氧化碳和瓦斯以及排放的大瓦斯务必在1.5%以下,务必确保采取回风系统撤人和停电,以及清楚地要求其它区域的撤人停电范围。在恢复通风巷道风流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5%以下与瓦斯浓度在0.8%以下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采区回风系统与局部通风机巷道当中电气装置的人工供电。四是严格地管理风筒,应当平直地吊挂风筒,以及双反压边风筒接头,在不大于90°角的拐弯位置需要设置弯头。确保一台局部通风机风筒直径的相同,对风筒破口或者是脱节进行检查处理,以使损失的风量减少,实时地更换或者是修补破口,确保没有破口和不会漏风。

2.2煤矿的防火管理

一是矿井应用的纸、棉纱、布头、润滑油等,务必在盖严实的铁桶之内存放,使用过的纸、布头、棉纱等务必在盖严实的铁桶之中存放,且安排专人向地面传送,禁止随意丢弃。不允许在硐室或者是井巷当中泼洒废油、剩油。务必在专门的硐室清洗风动工具,且确保应用无毒和不燃烧的洗涤剂。二是所有的人员发现矿井火灾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火灾的现状、性质等实施有效的灭火措施,且向煤矿调度室进行报告,煤矿调度室在接收到火灾报告之后,需要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组织相关的工作者实施灭火的方案。根据处理以及预防规划的要求,撤离全部受到火灾影响的工作者。在电器装置着火的情况下,需要先将电源切断,并且在电源被切断之前,灭火器材仅仅可以应用不导电的。在进行灭火与抢救的时候,务必让专人对改变的风量、风向、有害气体、煤尘、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查,还务必实施有效的策略避免人员中毒、煤尘和瓦斯的爆炸。

2.3煤矿的防治水管理

一是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方针,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开展探放水工作。二是超前探放水方法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掘进迎头超前探测钻孔在巷道迎头及巷道右帮,共布置5个钻孔。确保超前距不少于30m;左侧不少于20m。若有异常,编制探放水专项措施,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式探放水。三是探放水钻孔的布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探放钻孔水、陷落柱水、老空水等,需要分组设置探水钻孔,且在巷道前的竖直面与水平面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探放岩溶水与断裂构造水和等钻孔,务必顺着掘进的下方方向或者是前方方向来布置,确保底板钻孔在2个以上;煤层之内一般禁止探放1Mpa水压之上的陷落柱水、含水层、充水断层水等,倘若确实要求,能够先建设防水闸墙,且通过闸墙外部往里面进行探放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煤矿企业长久、稳定、健康的发展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生产安全事故,使得安全生产成为煤矿行业的管理难题。因此,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整个煤矿工作的重点。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广责.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9):156.

[2]张瑞亭.“新常态”下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J].煤,2015(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