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前馈控制确保护理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实施前馈控制确保护理安全

关晋英

关晋英(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在护理管理中如何具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是每个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存在,应用前馈控制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消灭在本次护理过程中,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的目的。方法通过分析总结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根据专科护理特点,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护理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增强了专科治疗及护理效果,减少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上实施前馈控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为护士提供了一个无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医院及科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护理安全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是指在管理工作之前对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在事前可以避免的一种方法[1]。实施前馈控制就是要加强护理活动的事前管理,把各种不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消灭在本次护理过程中,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控制、消灭一切不安全因素,有效的控制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

一直以来,护理安全管理都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由于护理人员接触患者的时间和机会多,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持续时间长,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也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建立和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的有效保证。

1加强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护士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对象不断增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处理不好,则会增加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对此,我们注意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条例》、《患者护理安全目标》、《医疗事故管理条例》、《侵权法》等和自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责任,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及安全意识[2]。

2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

临床护理人员是落实治疗护理工作的主力军,是前馈控制的主体。因此,加强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规范护理人员的执业行为是非常重要的[3]。

2.1根据护理人员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进行“三基三严”的规范化培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结合起来进行全程继续教育。

2.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邀请护理专家讲授,让护士接受新理论、新技术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分析、思考、判断能力,确保护理内在质量的提高。

2.3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使护理人员以高尚的医德作为行为的准则,时时处处以社会利益和患者的利益为重,对每一个治疗,护理行为都小心谨慎,耐心细致,认真负责,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

3完善护理规章制度,规范临床护理工作

3.1针对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部制定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及《护理安全及风险管理预案》,建立了护理风险应急处理流程,并组织学习和探讨,强化意识。

3.2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意外事件,可立即按护理程序进行规范的处理,有效地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扩大,护理部及科室将在根源分析的基础上,出示书面报告,同时制定预防措施与预案。

4建立护理安全监控机制,确保护理安全

4.1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为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医院成立了以护理部主任—片区护士长—病房护士长的三级质量管理监控网,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进行监控,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将本院及文献中报道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归因分类,作为医院护士工作中的预警内容。

4.2要善于发现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给药、压疮、跌倒、各种引流管的管理等过程中主动寻找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明白哪些方面容易发生问题要加强预防,哪些方面已经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等,使安全防范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4.3充分发挥安全质控小组的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护理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制度、标准、常规流程等不科学或缺乏可操作性等现状进行修定,建立重点护理环节和对象的安全措施,包括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危重病人及大手术病人转运交接等,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过程及终末质量的全称监控,确保护理安全[4]。

4.4制定节假日护理安全保障预案和节前护理安全检查标准。节假日中,夜班护士相对减少,工作任务加重给护理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也是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发时段,护士长应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实行弹性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能加强能力强弱互补,有利于各层次护理人员职能的发挥。

5小结

由于护理风险客观存在,具有不可避免性,故要重视前馈控制的管理,把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控制。这种超前的风险管理模式比消极的事后处理更科学、更全面。因此,全面更新护理理念,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水平的整体素质,增长职业技能,加大监管力度,抓好环节质量,使安全护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理、配合抢救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只有从小处着手,抓细节,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以减少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并增进医院及科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菊英,主编.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136.

[2]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事件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

[3]龚蘊珍.前馈控制在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9,12,(12)26.

[4]陈文娟.加强前馈控制.降低护理风险[J].管理论坛,2010,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