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发展

林漪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现代人们而言,传统的文化在今天更显魅力。中国民间美术就是一项传统的艺术文化,具有原发性的、强烈性的本民族色彩、美术形态。本文主要是对中国民间美术起源及其发展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能够推进我国民间美术传统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发展;中国

在我国传统美术中有许多的形式,其中民间美术就是一项十分传统的美术形式。该种美术形式与宫廷美术相对应,直接反映了传统时期我国艺术的尊卑之分,而这也极大地使得民间艺术的活力和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民间美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一项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等意义。

一、民间美术概述

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在我国传统美术中民间美术就是一项主要的美术形式。实际上,民间美术和原始社会的美术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都存在艺术实用和审美共存的性质。

民间美术起源于民间,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都是美术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在古代民间工具的制造中,人们发现锋利、光洁、均匀的工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所以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到视觉愉悦感,在制造工具以及一些劳动、生活实践方面都增加了视觉效果。在新时期的远古人类都开始注意到了精神需求,比如用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而且在视觉上还加入了一定的对称感和韵律感[1]。

随后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下,民间美术逐渐发展开来,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其做工和属性也越来越精致和多样化,并且在实际中还能发现民间美术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了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大的感染力。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由于风俗、地域、情感等的不同,导致民间美术衍生了多种风格和品类。玩具类:纸玩具、蜡玩具、金属玩具、活动玩具等;绘画:年画、建筑画、扇面画、墙壁画等;雕塑类:小泥人、金属铸雕、砖刻等;戏具:木偶、皮影、面具等。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但是相同的是民间美术都凸显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色彩。到现在,民间美术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现在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并且还拥有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渗透到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统的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解体,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发生改变。在此情况下,民间美术在生产方式上逐渐向机械化接近,一些原始的东西逐渐被淘汰和摒弃,我们所要面临的是民间美术的步步衰落和消失,所急需的也正是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在如今,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任务,一些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关注者都将民间美术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档次,并且一些民间艺术品也已经成为了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更甚至在博物馆之中展示。多种多样的民间美术作品无不在向我们倾诉一个个时代的文化、兴衰[2]。但是如今民间美术的发展实际上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许多人都对此不重视,或许是因为观念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等等,使得人们难以真正的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投入到民间美术的发展中去,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随之带给民间美术的则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民间美术仅仅依靠传统化的发展模式很难在现代化的社会站稳脚。另外,在我国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之路上还需要面临的一方面困扰就是生活节奏加快、西方文化入侵,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接受传统的民间美术,认为该项工艺难学、费时费力,所以许多民间美术都缺少了后继之人,甚至一些民间美术因此而消失。对此,我国做出的努力就是高度重视民间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被列入到中国或者是地方政府的保护名录中,这一行为极大地体现了我国保护民间艺术的决心和信心,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期望。

当下,西方文化入侵,而重提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也正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在此情况下,民间美术实际上正是振兴中国文化,防止西方文化入侵的一种重要介质。带有民族特色、远古特色的民间美术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只不过当下却并没有足够的、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去发展,去传承。

三、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文字、图谱记载

民间美术的传播实际上与文字、图谱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文字、图谱来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播,大大拓宽了民间美术的传播范围。通过文字和图谱这种方式使得民间美术的一些技能和精髓得以更清楚的表达,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播,民间美术的交流。有的文字和图谱是一些名人亲自绘制的,有的则是一些后人临摹出来的,所以这实际上更是一种人人的接力,每位民间艺术者都为传统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二)民艺品传播

除了物质的文字、图谱,还有一种重要的传承发展方式,那就是民艺品。民艺品也是一种物质的传播,但是这种物质的传播相对于文字、谱图而言更具有传播力,因为这种民艺品的传播并不仅仅是在创造者和学习者手上流传。民艺品往往会流传于民间集市、家庭等,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传播性。因为不受行业的限制,所以民艺品也有着多种形式和模样,在许多的地方流传和传播,极大的增强了民间美术的传播范围和力度。

(三)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原发性,其传播与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想热潮、文化等息息相关。在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中“言传身教”实际上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起到了很强大的传播作用,尤其是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这种方式更是一种主流。既然是民间美术,那么气传承和发展必定需要依赖于民间生活和人民。民间,具备民间美术才能的多是一些民间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所以在其创作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即使创造出来作品和技能之后也很难真正的借助文字将其传播。所以在此情况下看来,口头技艺传授相教正是一种合适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更加直观、生动。在言传身教这一过程中,人们真正的是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量用多种可行的方式来加强技艺的交流和传授。为了方便记忆,人们编造了一些口诀,比如在泥人的制作中,“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问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面”。民间艺术传播者因为自身原因或者是外界原因的限制所以不能够明确的表达艺术精要,只是习惯用实际操作来传授,所以身教便是这一说法,并且身教也逐渐成为民间美术传播的方式之一[3]。

四、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方向

美术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一种无界的艺术,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论是古时还是现代,不论是民间还是宫廷,这些美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属于世界艺术的一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只有真正保持了本民族独特艺术特色的美术形式才能够真正的在世界艺术的占据一定的地位。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当下,现代社会发展下,民间美术所要面临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是一项重大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今天,经济体系发展迅速,工业社会体系逐渐形成,而这对于民间美术实际上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强大的经济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工业社会的体系与传统手工艺相矛盾,为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障碍[4]。

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历程不能够违背民间艺术形式,但同时也不能够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还要依赖于当下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此,对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发扬民族特色。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很强的原发性和民族特色,所以必须要对民间美术的民族特色进行解析和深剖,一点点的,更多的发扬民间美术的民族特色,借助民族这一优势来推动其传承和发展。通过民族特色来引导更多的力量,更多的人士来加入到发展和传承民间美术的行列中。

(二)加强时代精神。一个传统的艺术要想要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强盛,就必须要结合时代特色,加强时代精神。同样,对于民间美术而言,也要加强时代精神。现代化的今天,工业化文明迎来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代背景带来的是商业化的复制和抄袭,一些传统工艺逐渐被工业化排挤。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工业化的社会实际上也可以成为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一大契机。将工业化文明和民间美术相结合,更突显时代精神,更具有时代发展强大力量。

结束语: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一人之力,虽然当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即使是在当下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下,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对此,需要注意的是,民间美术毕竟是一项传统的艺术,要相遇现代化的社会结合就必须要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将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杨梦冰.浅析中国民间美术塑造力的现代表现[D].武汉纺织大学,2014.

[3]陈秉龙.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6):173-174.

[4]刘文文.加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促进民间美术文化发展[J].考试(教研版),2012(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