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元化的初中历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浅议多元化的初中历史教学

常萍

常萍内蒙古乌海市第五中学016000

历史课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无聊的,时间的记忆、事件的罗列,让处在多动活跃期的初中生去喜欢、去感兴趣是件费脑的事,那么一支笔、一言堂的历史课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5岁左右,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学生群体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更大。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去除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同时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一、有效的课堂

1.合理利用多媒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要求老师的课堂要丰富多彩,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提供的历史信息,让学生接受更多有兴趣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让自己把多媒体课与传统课有效地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变静为活,增强课堂感染力。现行历史教科书编排内容丰富,尤其是实物图片、模型图、人物场景图、事件发展示意图等占有很大比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把这些静态资料变为动态资料,能把它们由死变活,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使学生达到心灵的沟通和认识的提升,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但不能重视了多媒体的使用让自己的课变得花里胡哨却没有了实质的知识,那样就轻重倒置了。“匹夫不敢忘报国”,历史教师应接受传承中华历史的重要使命,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将爱我中华的思想真正灌输在每个学生的血液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因自己有幸承担历史之重任而深感荣幸。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满怀激情,珍爱自己的学科,珍惜自己的每一堂课。传统观念使许多历史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巧即可,其实这只是我们工作的微小部分。所以多媒体的运用、新课程的改革就是要利用条件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2.把握课堂

要上好历史课,一定要把握住烘托整节课的气氛,在适宜的情境里,老师联系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现场进行即兴发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而火爆的艺术效果。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的全部细节。恰当地抓住生成的问题,也许会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如果我们也用心把握住每一个灵感,一定会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基于知识的方法创新是无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探索,勇于创新,继续寻找好的方法,让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欢欣鼓舞地投入课堂学习,真正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二、多元的评价方式

如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

1.考试成绩的评定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成绩看得很重要,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我认为成绩和过程比起来,如果过程很完善了,那么一定能保障学生成绩的取得,所以我把成绩分为课堂百分之十、作业百分之十、期中百分之三十、期末百分之五十。这样学生在哪个阶段表现不好,就可以在哪个阶段扣分。当然最好有百分之十的活动分,这样就可以老师自己掌控,不仅可以保障课堂和作业,对于一向很好的学生也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误而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2.成长记录袋评定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可以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档案袋,放入自己有关历史的信息,比如竞赛的情况、学校组织的手抄报比赛、一个学期一个活动的收集。比如秦汉时期的档案袋,让学生根据成语、史料图画、音像资料、知识整理、自己撰写的论文等多个方面分组完成,一个学期给一个评定。这样不仅见证了学生的成长过程,也积累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3.注重学生的才艺和才能

除了上课,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可以以平行班为单位确定一些选手,每个班还可以选出20多名啦啦队员,这样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与活动。由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参与,教师只起策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通过课堂和活动完成的,老师在这里扮演着演员和导演的双重角色。要让历史课上得更好、更有趣,我们任重道远,还要不断探索;要让学生学有所获,也还值得我们思索,所教不止,探索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