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设备安全性的措施探讨王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提高电力设备安全性的措施探讨王伟

王伟刘波张永存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山东济宁272300)

摘要:文章对于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对于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全性;措施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都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比如使用绝缘材料或者屏蔽等,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由于电气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较大,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所以下文主要以工业生产中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影响电力设备进行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

1.1没有充分落实安全职责

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的电力企业很多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可是部分单位在设备的安全运行责任方面并没有落实到位,仅仅是一种纸上谈兵。负责生产的管理者整天忙于事务方面的工作,对相应的状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所以不太了解本单位电力设备在安全运行方面的问题,即便了解一些主要问题,也没有采取科学的整改措施;对那些事故通报的内容不能详细掌握,语言比较模糊,不能清楚的介绍相应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不能明确划分相应责任人的责任,无法有效吸取相应教训;还有部分单位仅仅通报上级转发的一些事故,不能进行认真的分析,更提不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相关的专业人员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不能达到心中有数,对于必要的规程制度更是只知道皮毛,没有熟练的掌握,从而无法对基层班组工作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

1.2普遍存在违章作业现象

所谓的违章作业也就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工作当中常常会发生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通常包含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等。对于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尤其是相应的配电修理工作极容易出现无证作业。例如某名配电修理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特殊工作上岗证就进行有关工作,很容易造成触电死亡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必须进行停电的作业,在没有进行相应的停电、验电和挂地线的状况下就开始工作,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比如一些伤亡事故,主要原因为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的时候,因为没有对相应的台变进行停电、验电,或者没有挂地线造成的。

1.3电力安全设备的质量较差

目前,很多使用当中的安全设备的质量状况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偏远地区基层农村的供电所,或者供电线路检修部门的登高作业工具及小型的起重器材等等,安全施工设备都无法保证较高的质量合格率。另外,相应的管理部门及人员在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报废管理更是流于形式。一些已经明显受到损伤的设备依然进行超期服役,从而为电力安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4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非常重视对大型作业的管理,却忽视了对日常工作的管理。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很多都是进行分散的、小型作业的时候产生的。此外,相应设备的试验报告、检修记录、设备档案记录方面也不够准确、及时和规范,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认真管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为,一些领导干部过于强调经济建设,重点抓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并没有充分认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没有意识到运用规章制度进行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因而无法利用事前控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1.5不注重日常维护

很多电力生产企业都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追求的是结果,因而对电力设备的日常维修不能有效落实。只是在相应的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从而造成很多电力设备损伤现象严重,无法达到相应的使用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设备成本。

1.6不可避免的外力作用

很多电力设备都是在室外的,因而会受到种种外力因素的影响,如雷电、暴雨、大风、碰撞等等,都会造成相应设备的损坏,从而无法正常安全运行。

2、提高电力设备安全性的措施

2.1加强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要对设备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一是要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案;二是要制定对违章违纪行为适时控制制度。重视异常和障碍的分析和防范。缺陷管理是设备运行管理的基础,无论设备有多好,检测手段有多先进,缺陷管理都不能放松,尽一切可能使运行设备的缺陷率降到最低。控制好运行设备的发热点。电力系统中设备故障的预兆基本上与异常发热有关,有效地检测这些异常发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设备的强迫故障停运转变为有计划的检修,这可大大降低设备停运对系统的冲击,并使检修工作有条不紊,降低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

2.2电厂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上。对于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一把手,"安全第一"必须在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时体现出来,而不能停留在报告上与安全检查中,其检验标准是要看当安全与工作进度、安全与经济效益等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能真正坚持"安全第一"。对于一线职工,"安全第一"要体现在日常的生产行为中,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变以往粗放散漫的工作作风,真正体现突出安全意识为重的思想。

2.3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工作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至关重要,比一般性的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与设备更新速度的提高,有计划地加快设备改造是十分必要的,要编制好设备技改规划,否则很容易出现一批设备中的某一缺陷同时发作的尴尬局面,给系统运行与正常检修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很容易酿成电网或人身事故。

2.4规范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一是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二是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三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电力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繁,全员参与势在必行,落实岗位职责,从管理的角度全过程的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者的培训等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对应的岗位,以目标为依据取一定时间段进行考评,落实奖惩。

2.5规范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班组是生产的第一线,必须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制定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养成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3、结束语

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我国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相应的电力管理及生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科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从而不断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以使得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换的新设备、新技术、新规定,保障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玲玲.简析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