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老年病人临床心理护理的点滴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作好老年病人临床心理护理的点滴体会

冯玉花1冯丹2

冯玉花1冯丹2

(1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2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棘手亟待的社会老龄化进程越来越严重,且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一项社会的重要问题。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疗效差;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在发生生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心里上也俏俏发生着变化。重视其心理健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临床各项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尤其针对老年人的心里特点有几点体会。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133-02

1.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1.1失落感与孤独感

老年在离休之后受身体健康状况等诸多原因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机会与同事来往,并且儿女无法长时间陪伴其身边,因此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大部分子女在其生活上比较重视,但都忽略在情感上与之进行交流。老年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有所减少,增加了其生活中的空余时间,导致老年人有空虚、寂寞感,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孤独感产生,尤其是在其生病时,会使得孤独感以及失落感增加。

1.2恐惧感与抑郁、健忘

老年人群,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担心自己会出现某些疾病,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或者忧虑感;有些老年人虽然知道自己患有疾病,但出于自身经济状况的考虑以及担心增加儿女经济负担,因而将最佳治疗时机耽误,导致疾病更加严重,也使其心理恐惧感增加。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以及心理失调现象。抑郁情绪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老年人被慢性疾病困扰以及死亡威胁而导致的,有一部分老年人是由于失去配偶或者生活单调、家庭失和以及内心空虚而出现抑郁与焦虑,有些老年人是因为在退休之后其生活方式出现改变,减少了社会交往,比较缺乏归属感,从而导致其出现抑郁心情,对于遇到的事情感到悲观失望。机体功能会有所减退,并且其记忆力也会逐渐降低,常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对于近期所发生的事情,经常会忘记,对于自己的病史,体症,是否作过治疗等都叙述不清或忘记。

2.老年人心理护理对策和护理措施

2.1提倡老年人接触社会

指导老年人要学会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利用不同方式融入社会,保持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鼓励其尽可能地参加健身活动,通过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保持精力旺盛,从而消除很多不良情绪。保持平和心境以及稳定的情绪,使其具备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认知,从而使其在生活上健康快乐。

2.2及时疏导老年人消极情绪

若发现老年人存在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要指导其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并向其讲述和示范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使老年人的失眠、焦虑及抑郁等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2.3指导老年人正确认知,自我调节心理状态

要帮助老年人将生活、家庭、健康、疾病以及业余生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对于衰老事实要学会适应,使心情放松,从而及时享受剩余的人生幸福,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准备好应付。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够了解自身心理变化,对于出现的各种变化做到愉快接受并适应。培养自身积极思维方式,学会以积极心态来面对人生,使自己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对自身善于进行调整,对事情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鼓励老年人不断学习,要避免老年人在心理上出现空虚与无聊,首先就应当使其有上进心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事物追求以及学习新知识所要具备的心理动力。在启发好奇心方面,组织老年人进行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学习和交流,记录点滴事情,比如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以及适应方法,老年人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疾病与心理困扰等,通过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不仅使其能够自我预防以及治疗疾病,还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延缓衰老,特别是心理衰老。

2.4正确面对生老病死

对于老年人而言,进入晚年并不代表着结束人生,而是要重新构建新生活。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老年人,使其正确面对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老年人要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对于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不要勉强去做,但心理上要保持年轻,老年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对死亡有正确认识,才不会对死亡恐惧,对一切都坦然面对,从而做到安度晚年。

3.做好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可降低临床护理风险

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安全的治疗环境已成为老年患者住院时主要需求。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行。随着现代化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临床护理难度的加大,护理风险也随之增加,老年患者年龄大,认知能力下降,自理能力缺失,加之疾病的复杂性、特殊性、突变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治疗护理更复杂、故住院期间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风险概率高。因此,如何风险管理,驾驭风险及时尽早地发现和有效地处理各类风险、隐患,减少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已成为护理面临的新课题。职业风险的压力由于护士每天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的工作。现实的医患关系是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纠纷案越来越多,除了对护士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及严格的要求,对老年患者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在做好临床各项护理工作同时,都必须反复学习专业知识与患者沟通技巧的积极性。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主动客观真实地告知患者有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降低了护理缺陷,减少了护理投诉,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年龄大,脑萎缩,理解能力减退,意识障碍,常表现不配合治疗,对护理人员不信任。老年人血管老化,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使临床护理操作难度增大。护理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练就娴熟的技术操作本领,才能保证在工作中不触犯医德医规,才能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尊重。如各种穿刺、各种插管、先进仪器操作的一次成功,既可减少患者的痛苦,也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从而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对住院患者的护理也更加人性化及专业化

4.心得体会

对老年人不断增加的心理问题要不断的进行分析,解决其心理问题,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化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加大,护理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作好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医疗护理工作,我体会到:(1)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我们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最多,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影响较大。能解除病人焦虑、孤独的心理是护士重要职责所在。(2)帮助老年病人认知社会、处理好家庭及医患关系也是是心理护理的关键。(3)护士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获得病人信赖,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配合治疗,使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瑞贞.《浅谈护患沟通技巧》2009.92页.第25期《中外健康文摘》.

[2]邝广萍,高慧贤.浅谈做好护患心里沟通体会《中国医药与护理杂志》84页香港医药出版社2003年11月第3卷第11期.

[3]谭超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及途径《中华医护杂志》编辑部,2007.2第2期180-181.